第247章 狗都不買-《我搶了別人的重生門票》
第(3/3)頁
“所以啊,還是白總厲害,輕輕松松就把企鵝游戲壓著打?!?
“嘻嘻,還是老公厲害,壓著我打,我現在想動動手指都沒力氣了?!?
“沒力氣了?我怎么不信呢,我試試……”
“哎呀……”
李揚當天并沒有回姜半夏那邊。
甚至接下來兩天,都住在了宿舍。
等身上的味散散。
就宿舍那個味道,只要在里面待兩天,包管姜半夏什么都聞不出來。
4月30號,最后一批資金到賬。
第二天,李揚就給資金全部打了進去,這一次減倉完畢,后續可能會進行微調,但整體變化不大。
會一直持倉到18年四月份,隨后合約結束,資金解禁。
而極影汽車的積分,只能等到下一輪使用。
此時,極影汽車跟綠水天地的新一輪招聘已經結束,綠水天地隔壁縣城年底就能開業,提前預備一部分。
極影汽車這次直接招聘三千人,正在緊張的培訓當中。
目前為止,跟極影汽車簽署勞務合同的員工數量,已經接近八千,新一輪的畢業季馬上就到了,至少還要招聘一千多應屆生。
都是葉柄承給爭取來的優質人才。
雖然極影汽車現在產量不行,放在整個市場上,一個月也賣不出去多少。
從一開始的每個月三千臺,降到現在的每月一千多臺,估計一整年也就賣兩萬臺出去。
就李揚自己來說,第一款車確實很一般,不少技術亮點不足,只能說世界前列,并不具備絕對領先的優勢。
基本上所有的技術升級,都放在了第二款車上。
完整的智能座艙,升級之后的輔助駕駛,以及效率更高的三電系統。
商業技術的突破,有時候就是錢跟市場決定的。
光有錢,沒市場,效率低。
光有市場,沒錢,效率更低。
有市場又有錢,很多技術提升10%的效率根本沒那么難。
又不是顛覆性的升級。
極系列的第二款車,李揚都已經看見樣車了。
在他看來,有點M9的影子,是一個大型SUV。
第一款車同樣會跟著升級,反正轎跑跟SUV的服務人群不一樣。
轎跑生產線,暫時一條就夠了,不過大型SUV生產線,至少也要三條。
至于原因……全世界都喜歡大車!
至于為什么國外小車多?就一個原因,買不起,也用不起。
也就國人能六千工資買大排量的車,一個月加千把塊錢的油就算心疼,也不傷筋動骨。
因為別的地方都可以摳點。
可是國外沒辦法摳,他們呼吸的每一口空氣都帶稅。買大排量的車,也沒辦法盡情使用,畢竟工資是恒定的,每月的固定支出,一樣都不能少。
大車才是永恒。
李揚知道,未來是智駕的天下,這兩年用戶越多,對于智駕算法來說也就越好。
反正李揚不清楚為什么千度16年開始研究智駕,花費上百億,始終研究不出來。
他們那邊大佬可不少,競價排名算法玩的不知道多溜,反正伱別想在他們的搜索框找出有用的信息,偏偏一個智駕,愣是難產了。
本來是遙遙領先的第一梯隊,幾年后愣是掉到第四梯隊去了,隨便一個新勢力的智駕都比他們好。
李揚估摸著,大概率是企業文化導致的,千度這些年不管投資什么,都失敗了,還閹割了自己的貼吧。
國內老牌互聯網企業,內部結構都太臃腫了,基本都是各種利益斗爭,沒有人真心去做事。
反正只要把項目立起來,能拿到錢就行。
至于結果,不重要。
李揚默默看了一眼自己接下來的工作安排。
萬柳資本IPO,快拍跟筷手以及斗音的碰撞,綠水集團的新一輪定增,極影汽車新一輪的擴產,名義上不管,實際上還要掌舵大方向的極光工作室,還有項目雖然小,但作用不小的星空密室館。
星空密室館現在都有近兩千員工了,李揚肯定也要花費一些精力。
這些大項目里面,分別有不少重點項目,都是要他親手抓的。
嗯,還行,也就那么十幾個,手里那點逼錢,怎么看好像都不夠花的樣子。
……
5月9號,萬柳資本IPO通過,正式向市場募資六百億。
而募資方式,所有具備打新資格的證券賬戶,均能得到五百股額度。
等具體信息出來之后,全網炸開了鍋。
萬柳資本怎么看都像是來市場薅羊毛的。
三千億市值?鬼才會愿意買單!這不是扯犢子嗎?
即便有額度,也第一時間遭遇了大量棄權。
萬柳資本這么玩,狗都不買!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