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催發年報-《我搶了別人的重生門票》
第(2/3)頁
李揚采購的產品,一方面是給每一位車主配送一套醫療工具包,另外就是往一些經濟不發達或者交通不便的醫院,診所進行捐贈。
兩個億其實沒多少東西,一套醫療工具包的成本就在一百三十塊上下。
但是這兩個億的訂單,足以讓一家小公司具備競爭力。
雖然李揚在合同中約定了要進行一些技術交流,可交流的都不是核心技術,這點在對方看來分文不值。
真正厲害的技術,他們也沒有,需要挖一些人進行研究。
但凡能攻克一個高端器械,公司就能在整個行業立住腳。
什么口罩防護服技術,那玩意有技術嗎?也就對外行來說不知道怎么入門。
即便過兩年,李揚拿走了那些技術,不再采購他們公司的產品了,對他們來說依舊很賺。
于是,這筆生意,雙方都覺得很賺。
李揚就是準備先打個樣,畢竟歐美醫藥出口資質已經拿到手了,提前搞點貨試試水,以后也不唐突。
現在器械有了由頭,再找個制藥公司薅點技術就差不多了,他也沒準備搞多么厲害的,醫藥行業技術壁壘還是太多,他搞不起來。
學習一點基礎技術,能把布洛芬什么的常規藥物搞出來就行,布洛芬在全球專利到期了,可以隨便用……
忙完這些,已經是三月底。
這兩筆合作還是比較復雜的,要各種對接,資金調動,都涉及到了實體,還要找職業經理人。
原本只打算在京城待兩周的,結果愣是待了三周。
原計劃的論文也沒搞定,僅僅提交了開題報告,還剩下兩個多月的時間。
……
“薛老師,在家嗎?家里應該沒人吧?”
“好的好的……把孩子交給我爸……”
李揚回家這一路,先去了江北,隨后又先找了薛凝。
畢竟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等跟姜半夏見面之后就沒機會了。
薛凝這段時間還是比較孤單的,一個人帶孩子的時間在增多,王翠萍有時候甚至回來做好飯菜就走,也就李立坤會每天固定幫忙帶幾個小時。
不過李雨晴一歲多了,也比之前更加鬧騰。
江城一中的公寓樓,六樓。
李揚現在一口氣爬六樓還是不怎么累。
薛凝那個房間還在,學校之所以沒有回收,主要就是這里太破了,越來越多的老師搬離這里。
冬天沒暖氣,夏天沒空調,全年沒電梯。
住在四樓都難受,更何況五樓六樓。
江城一中現在有錢,姜半夏捐了不少,新蓋的公寓樓就有兩棟,沒有哪個老師想不開住在這邊。
李揚過來的時候,發現公寓樓的走廊都已經長草了,有點像是幾年后的狀態。
那個時候薛凝就是在學校掛了個職位,每周就兩節課,把這個公寓當做她的一個秘密基地,一直到李揚闖入。
打開門,一股霉味傳來,現在薛凝基本不怎么來,兩三個月來一次,簡單打掃一下。
李揚等了好一會,發現薛凝還沒來,就走出門去。
結果跟他預料的一樣,薛凝正扶著六樓樓梯那邊的消防栓水龍頭喘著氣呢。
有些昏暗潮濕的走廊中,很快就傳來了窸窸窣窣的聲音。
……
關于姜半夏跟李揚的慈善晚宴,一直都在拍賣過程中。
甚至消息傳了出去,不少人都在吃瓜。
搖光這輛車本身就非常符合國人的審美,兩個月下來,訂單量成功突破了三萬,只不過每個月只能交車九千輛,產能在六月份才能最大化,達到一萬兩千臺。
關于搖光配套的哪款神秘APP,在網上也能看見身影,總有人想分享一些特殊的事情來博取關注度,比如慈善晚宴的拍賣。
每次都有人出價上億,可就是沒人鎖定名額,純樂子。
甚至還有人出價到了幾十個億,只要不鎖單,也就是多寫幾個數字而已。
李揚體會到了賣車的艱難,他這么高的熱度,都沒辦法穩定住搖光的銷量。連他都滿意的車子,在市場上表現的越來越疲軟。
主要是沒人真的愿意免費替車企宣傳,哪怕開的好,自己心里知道就行了。
極影汽車還沒資格讓所有用戶都成為他們的自來水。
寥寥那個幾十個或者幾百個自來水,放在全網這個汪洋當中,一滴咸淡都別想嘗到。
每天到了競拍的時候,都會有搖光的用戶實時在互聯網上直播。
這么一個小眾的事情,只有區區幾千人能接觸到的東西,莫名其妙在網上火了。
話題性是互聯網永恒不變的主旋律。
李揚回來參加了孩子的百日宴之后,就在家待著,除了偶爾去江北一趟,別的哪兒都沒去。
終究還是想多陪陪孩子,再等一段時間,帶著孩子一起去京城。
一直到四月中旬,再次迎來了慈善晚宴的拍賣。
互聯網上的熱度更大了……
經過幾個月的發酵,吃瓜群眾越來越多。
甚至很多人都忽略了4月30號是那支封閉基金公布數據的日子。
“靠,這次有冤大頭鎖定名額了,足足一個億啊!”
“什么玩意?一個億,一個億能排在前六?第一名不都報價三千億了嗎?”
“不知道什么原因,這次直接鎖定名額了,靠……真特么有這種冤大頭啊?巴菲特午餐前年也才拍了三百多萬美元吧?”
“這還用說嗎?肯定是內幕,再這樣下去,李揚跟姜半夏就成笑話了,哪怕他們自己砸錢,也得再鎖定一個名額。只不過……他們弄的有些過頭了,哪怕鎖定個一千萬的名額都沒人說什么,現在直接鎖定一個億的,擺明了想要踩在巴菲特頭上啊,人家多少年的股神了,一點尊重都不給人家,人品真的沒話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