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我感覺比特幣要崩盤了,我們手里的空單可以賺更多的錢,你現在拿出來補貼平臺,相當于把本該屬于伱的利潤送給了平臺,而平臺的錢,是要跟李笑分的。” 李揚的回復很簡單:“我要是不拿出來托底,平臺能運作下去嗎?” “這個……反正大家都在拉閘,我們偶爾拉閘一兩次也沒什么。” 陳佩佩當然知道,如果不是李揚這筆合約一直在托底,整個平臺跟別的平臺也沒多大差距。 這場金融游戲,走勢太過于離奇。承受了巨大的利潤,自然也要迎接巨大的風險,平臺也不例外。 現貨交易可以穩賺不賠,只收手續費。 合約交易本身就是平臺自身產品,平臺拿出一定的籌碼作為對沖也是應該的,否則每天上千萬美元的手續費是白賺的? 如果平臺什么都不做,那么比特幣合約交易就會出現史無前例的倒掛。 倒掛就會導致合約成交量下跌。 李揚說道:“拉閘一次,信任度就會降低九十分,現在哪怕別的平臺也過來薅羊毛也不怕,用戶不是傻子,我們要的是用戶。” “……,那我就把你的空單全部兌付了,從八千美元兌付到現在的七千美元,你至少損失了兩億美元。” “你怎么不說我從兩萬美元到八千美元賺了接近六十億美元呢?” “……,你厲害!現在我已經幫你兌付了三分之一的空單,剩下的你確定要全部兌付是吧?感覺如果繼續跌下去,頂多支撐到五千美元的價位。” “夠了夠了,全部兌付吧。” “那如果比特幣繼續跌呢?” “那就直接下手買入多單,不過不用買太多,擴大合約跟現貨的價格倒掛也能促進現貨交易,保持在一個合理的范圍之內就行。咱們有了用戶,也不用比別人好太多。” “就怕你好不容易賺點錢又賠進去……” “賠得起。” …… 此時的李揚,在宿舍里面心情很不錯。 這就是掌握了平臺的好處。 能把財富無形之中收入囊中,壓根沒有任何人可以察覺到。 畢竟平臺是自己的,加上平臺除了自己監管之外,沒有任何外人監管。 賺了多少錢,只有自己知道。 別人賺了多少錢,他不知道,但是整個比特幣板塊,目前為止大概涌入了六百億美元的現金,而他一個人就已經從合約交易中拿走快七十億美元了。 要是現貨交易,他累死都不可能賺那么多錢。 合約游離在現貨之外,除非實在倒掛太多,否則玩合約的資金對現貨影響并不大。 況且他也不是準備賺錢了就拿走,還會繼續往里面投。 現在他手里的平臺,每天凈利潤都有超過一千萬美元,抵得上去年一個月的收益。 他自己再操控操控合約交易,哪怕只操控其中的十分之一,也足夠了。 巔峰期的比特幣市值突破一萬兩千億美元,實際上里面的熱錢也就不到三千億美元。 而絕大部分資金,都活躍在比特幣合約之中,合約里面的資金是現貨的十倍有余。 畢竟這可是全世界都參與的行情,錢就跟紙沒什么區別。 就像一款游戲,在一個小國家,哪怕那里所有人都參與進去,對游戲公司來說,也薅不了多少羊毛。 一旦放在全球,能引起全球資本都矚目的玩意,幾百億幾千億美元都灑灑水,盤子不夠大,根本容納不了那么多注意力。 李揚是樂意看見比特幣下跌的,因為一旦下跌,他手里的籌碼權重會增加。 是時候去找英偉達談談了。 雖然英偉達的掌舵人黃老狗不是啥好東西,可自己是要從對方手里賺錢的。 現在因為比特幣價格暴跌的緣故,導致全球礦機銷量驟降,英偉達第一季度的業績已經下滑18%,第二季度還沒結束,可股價已經應聲下跌了。 他們必然急需要去穩定住股價。 絕地求生新一輪的更新,已經在為他們準備著了。 其實無論美股也好,A股也好,扯什么價值投資都沒有意義。 都只是一種金融工具,不斷有人在里面獲利。 美股也是沒有任何價值的玩意,能賺錢就是好工具,賺不了錢就不是好工具。 實際上,美股之所以能不斷攀新高,就是在全球各個行業吸血,真正從里面賺錢的只有資本大鱷,別人沒從里面賺多少錢。 蘋果每年賺錢了,第一時間就是回購自家公司股票,然后注銷。 注銷之后,就開始狂拉公司股價,等股價漲到一定程度之后,一股拆四股,拆五股。 公司的大佬,手里本來持有一百萬股蘋果公司股票,一股拆五股之后,等股價漲上去,再賣掉四百萬股,手里依舊保留一百萬股。 這樣一來,就完成了套利。 別人可沒有套利空間,因為別人根本不知道蘋果公司會怎么做,只有核心人員知道。 他們必定是衡量了整個市場資金情況,才做出的決定。 肯定要保證他們賺取的利潤更多,否則他們就會等。 時不時再炒作一下黑天鵝事件,制造一下恐慌…… 生殺大權就在他們手里,能賺錢的都是恰好走了運氣,而不是有什么實力。 即便那些持倉十幾年沒有動過的,賬戶確實盈利幾十倍,可什么時候兌現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