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李揚來說,就是拿著一手好牌在打。 躲在姜半夏后面,過的十分愜意。 陳佩佩那邊多個賬戶在運作美股資金,同時在比特幣平臺也在幫他拿合約。 去年比特幣最高攀升到了八千多美元,年底跌落到五千美元左右,現在四千多美元。 李揚這邊吃掉了大量空單合約,留著壓倉呢。 反正賣出合約的人,只需要償還資金就行,隨時償還,隨時都有接盤的,李揚這邊吃下的合約哪怕壓兩年也跟別人沒關系。 因為種種原因,陳佩佩今年沒給他看數據,他想要過問一下,畢竟行情難得,一旦錯過損失最大的還是自己。 在陳佩佩說完大概數據之后,李揚就沒耽誤她的時間了,而是開始考慮這件事。 陳佩佩吃下的合約并不多,只有四十億美元。 要知道合約交易每天都有幾百億美元,日積月累下來,合約金額早就突破五千億美元了,只不過有的資金帶了杠桿,目前平臺賬戶資金已經超過一千五百億美元。 陳佩佩才吃這么點也是沒辦法,她只能去撿漏,還不能弄太狠,否則會出現合約價格倒掛的現象。 雖然從去年九月份就開始了,也沒有吃下太多合約。 合約的平均價格在六千美元上下,尤其是最近,空單一直在增加,陳佩佩那邊吃下了不少。 李揚是不甘心只弄這么點的,他準備去搞個大活,就趁現在大家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 …… 市面上比特幣平臺還有不少,其中知名的幣安,歐易等等。 只是他們平臺抗風險能力較低,期間因為比特幣價格暴漲暴跌,被迫拉閘過幾次,信譽度較低。 目前十幾家瓜分了除了火幣之外的兩成份額。 他們用戶太少,合約沒辦法形成完美對沖。 為了讓合約交易順利進行下去,他們平臺自身不得不拿出一部分資金做對沖。 很簡單,他們平臺只有五個人,假設每個人資金都一樣,那么三個人買空,兩個人買多。這種情況下,合約不對等,無法成交,于是平臺只能用自己的資金下場買多,確保合約交易能夠進行。 那么一旦比特幣價格下跌,買多的兩個人,虧損的錢不足以彌補給三個買空的利潤。 于是,平臺就要搭進去錢。 而火幣平臺不一樣,他們人多。 別的平臺半成份額都不到,都能有五個人,火幣平臺至少有一百個人。 哪怕五十四個買空,四十六個買多,看上去依舊有缺口,實際上缺口比例很低。 而且合約數量多了,就會拉長時間線,在時間線的平衡下,就會產生更多的容錯率。 一份合約容錯半秒鐘,在數百萬份合約的緩沖下,依舊能有條不紊的進行下去。 那些平臺為了活,想辦法去火幣平臺開合約為自己的平臺做對沖,就為了那點可憐的手續費。 他們不是沒想過針對火幣,尤其是去年比特幣價格上漲的時候,合約成交額直接翻倍,他們都要眼饞死了。 可他們發現火幣平臺太穩了,不管比特幣價格暴漲還是暴跌,都不影響他們交易。 背后好像有一雙手,始終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而且他們手里也沒有足夠的資金。 不過那都是以前! 現在他們有錢了! 有神秘金主給他們提供了二十億美元資金,讓他們把杠桿拉到最大,去把火幣平臺的比特幣合約價格砸下來。 當前比特幣平臺提供的杠桿,一般都是三倍,六倍,十倍。 也有給二十倍甚至一百倍的,不過都是少數。 畢竟一百倍杠桿代表只要虧損一個點賬戶資金就歸零,在比特幣波動這么大的行情下,一個點都沒辦法讓系統反應過來強行平倉。 他們大概能猜出來這二十億美元是什么目的,主要就是讓合約價格暴跌,從而影響到比特幣現貨交易的行情。 雖然合約跟現貨算是兩種產品,可終究有一定的相關性。 如果僅僅倒掛那么幾個點,算是在合理范圍內。 可如果倒掛幾十個點,就不正常了。 所以如果能把合約價格砸下來一大截,現貨市場肯定會受到影響,造成持有比特幣人員的恐慌。 二十億美元上十倍杠桿,足足兩百億美元,如果一天之內拿出來,能把比特幣合約價格給砸穿了。 他們很清楚這個價格不會持久,大概能影響那么幾天的時間。 但也足夠他們的委托人在市場掃貨了。 于是,在確定好了之后,幾家平臺決定當晚就下手。 委托人安排下來的任務,他們必須要完成,因為對方是華爾街大佬,并且承諾只要這次配合好了,以后華爾街可以入股他們的平臺。 只有火幣倒下,他們這些小平臺才能活著。 哪怕他們知道華爾街是為了在現貨市場拿低價籌碼,也沒有生過去搶籌碼的心思。 不敢。 在金融市場,沒人敢跟華爾街對著來,只能等華爾街大佬吃飽了,他們再過去吃點剩菜。 當天,他們就砸了三十億美元出來。 原本以為會把合約價格砸下來五六個點,第二筆資金立馬跟上。 結果三十億美元的合約砸下去,竟然被直接給吃掉了。 于是,他們又砸了三十億美元的合約出去。 跟上次一樣,依舊被吃掉了。 他們又砸了二十億美元出去,同樣沒有意外。 他們不敢砸了,把這件事匯報了上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