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第一招,讓萬柳資本沒辦法風險轉移了,反正這種招數,華爾街自己肯定是不會用的。 這不是傻子嗎? 萬一賠錢了呢?賠用戶的錢,不比賠自己的錢好?反正用戶既然敢來投資,就要做好虧損的風險。 第二招更是絕! 為了打敗敵人,寧愿虧掉自己的錢? 這些思維,都不是一個正常資本家應該具備的。 資本家就應該用別人的錢給自己賺錢,任何時候都應該盡量避免自己的本金受損。 有人敲了敲桌子,說道:“伙計們,其實我們并沒有很劣勢,雖然波音的局面,讓我們很被動,至少我們也是有收獲的!” “what?你這家伙偷偷買入籌碼了?” “不不不,我說的是快拍國際版!至少我們通過這件事,發現了一個一直隱藏在我們身邊的毒蛇。我們應該慶幸,僅僅是一個波音,就讓對方露出了獠牙,萬一在別的時候對方突然咬我們一口,那種損失,是難以想象的。” 這么一說,在場所有人突然間臉上就露出了喜色。 他們還是有功勞的??! “萬柳資本不是想要波音嗎?那我們就給她!不過快拍國際版,我們要拿下!中國的互聯網迭代速度太快了,明明前幾年還是微博模式,現在突然進化到了短視頻時代,把傳統的視頻平臺流量全部吸了過去,而我們這邊卻沒有反應過來……快拍國際版,不僅僅是下一個推特,臉書,更有可能是下一個亞馬遜,甚至是下一個谷歌……我覺得快拍國際版至少價值五千億美元的潛力!” …… …… 周日下午五點,李揚從外面回來了,他一大早就出門了。 姜半夏沒忍住說道:“就這么迫不及待???之前是誰說要隔離七天的?這好像才六天吧?” 李揚索性也不裝了,說道:“這還不是怪你?突然間提升了我的閾值,后面又不給了,我總要去找個平替。人家戒煙的都知道在戒煙期間找個平替的東西,更何況是我這種……不比戒煙難度大?” 姜半夏眨了眨眼睛:“其實吧,本來我就想著今晚獎勵獎勵你的,可惜還是算了……” 李揚微微一笑:“沒事沒事,我只是描述了一下,有人就把你那招學會了?!? “啊……,我咬死你!”她直接就朝著李揚撲了過去。 李揚那句話太誅心了。 姜半夏承認,自己在浪這方面,真的比不過別人。 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做了一件事,前前后后不知道做了多少心理建設,甚至模仿學習了多少次。 結果人家一聽,立馬就能學會。 說不過李揚,還打不過李揚,很快就被李揚給按住了。 再然后,她逐漸失去反抗的能力。 只是二十分鐘后,她就察覺到,李揚好像又把她給騙了。 她太了解李揚了。 如果李揚上午去了白晴那邊,那么他肯定可以堅持到第二波,也就是三十分鐘左右…… 他知道自己的最高點在哪。 結果今天,明顯有些倉促。 這是對自己沒信心的表現。 “沒回家?” “沒啊,去公司廠房轉了一圈,你都沒看見我的微信步數嗎?至少十萬步了吧?” “我……還以為你把手機放在白晴背上呢。” “……” 姜半夏知道李揚今天太累了,就主動去樓下打飯上來。 吃飯的時候,她看見李揚放在旁邊的一張紙,在那張紙上,畫了一堆圓圈。 每一個圓圈,都代表著一個公司。 看完之后,姜半夏問道:“你不是還投資了一個共享電動車公司?怎么沒寫進去?那家公司現在憑借共享充電寶業務,賺了不少錢……” “又不是自己做主的公司,人家愿意分錢就拿點,不愿意分錢,找機會就離場了。再說了,我這上面哪一家不是五千億以上規模的?那么個小玩意,也配?” “五千億?綠水集團現在市值也就剛過千億,上周四就開板了,周五收盤還是綠的?!? 畢竟市場上也把握不好綠水集團的情況。 現在人氣熱度是有了,可誰知道能不能賺錢? 市值過億后,資金就沒那么瘋狂了,進入了盤整階段。 李揚嘿嘿一笑:“綠水集團才是真正的大頭,你老公我從14年就開始布局,就為了這區區一千億市值?” “明白了,那我明天就增持綠水集團的股票。” “別別別,綠水集團本來就沒多少籌碼,你進場了,別人還怎么玩?” “那你說,不離婚了!” “算了,你還是進場吧?!? “……” 深夜,李揚已經睡著了,姜半夏睡不著,她生物鐘還沒到。 也就是李揚,明明昨晚才睡三四個小時,一大早還是硬撐著起來,去廠房那邊巡視了一整天,給自己朋友圈微信步數刷了個第一。 難怪那家伙會累。 她拿起那張紙看了一眼,上面有三個大圓圈,形成了一個三角形。 分別是綠水集團,極影集團,萬柳資本。 代表了農業,工業,金融。 三者相輔相成,形成一個循環。 只不過在李揚看來,似乎還不夠,他在綠水集團旁邊,又單獨畫了一條線出來,具體做什么,他也沒主意。 這三家公司,目前除了萬柳資本外,另外兩家都是有所欠缺的。 首先就是綠水集團,自家產品種類還是太少,接下來肯定還要繼續擴張,否則作為農業基礎,是站不住腳的。 在李揚這幅圖當中,綠水集團是唯一的產出點。 農業是非常賺錢的一個行業,不過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能夠成規模。 不成規模,即便賺錢,也賺不了幾個。 在沒有天災的情況下,即便全部使用機器收割,農業產出利潤也能達到30%,如果辛苦點,不算人力的錢,基本能產出150% 比如姜半夏的親戚,就在老家種地,一個人種三畝地,插秧收割都是靠自己,一年投入一千多,能收獲個小三千的樣子。 不成規模不賺錢,種地就是這個樣子,保證餓不死,還得操心。 如果是大規模,利用各種機器,規?;N植,成本就上去了。 雇人,機器,以及生產資料的損耗…… 一般投入一百萬,一切順利的話,來年收獲一百三十萬的產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