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那種距離,日軍步兵只需要再前進一百多米,就可以將手雷丟進戰(zhàn)壕,那可就是滅頂之災。 這樣做的結果,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輕重機槍火力點被對手裝備的步兵炮和大量擲彈筒給摧毀。 那對于缺乏足夠火炮對日軍進行火力壓制的中方指揮官來說,就是個近乎無解的難題,飲鴆止渴,喝了會死,不喝指不定死的更快。 歷經數(shù)次對中國戰(zhàn)爭嘗到甜頭的日軍對于這個戰(zhàn)術是越用越順手,最后甚至都寫入陸軍步兵操典里。 但顯然,普通中國軍隊怕日軍的這套戰(zhàn)術,高地上的守軍可不怕這個。 因為,他們有著這片戰(zhàn)場上中日雙方最強大的近程連續(xù)火力武器,mp28沖鋒槍和駁殼槍。 日軍若是敢發(fā)起‘板載’沖鋒,那他們一定都會被蓋板板。 更重要的是,他們還有十余門迫擊炮在后面支撐,哪怕是射界有限,只要有這些大殺器在,日軍的步兵炮也得小心翼翼地尋找炮位,而不敢肆無忌憚。 唐刀擔憂的其實不是日軍的戰(zhàn)術變化,反而是擔憂國崎支隊的決心。 他現(xiàn)在總共就2000來號人,一旦國崎支隊下了決心,要以死換死,那可就是一場苦戰(zhàn),血戰(zhàn),甚至是全軍覆沒之戰(zhàn)。 幸好,唐刀所擔心的,在日軍第一波進攻中,沒有發(fā)生。 不過,國崎怔比唐刀想象的還要狡猾。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