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群中國軍人在郎朗笑聲中走下山。 仿佛,剛剛令空氣都凝滯的沉重生死之論從未出現過。 而日軍指揮部,亦在搞群魔亂舞。 一眾頂著大黑眼圈的日軍將官、佐官,在時不時響起的騷擾槍聲中紛紛獻言獻策。 有力主派出小股兵力進山找尋中國軍隊并與之戰(zhàn)斗牽制,而主力則快速通過山區(qū)公路直抵平原的; 也有受不了這個屈辱,建議兵分多路進山圍剿中國軍隊的; 還有將希望寄托于海軍偵察機,讓他們幫助尋找中國軍隊蹤跡,而后大軍出動進行圍剿的; 甚至還有兇殘的,建議大軍進入山區(qū)抓中國人當盾牌,那當然不是抓中國軍人,而是中國山民,將其綁縛于大軍之側,中國人敢用炮轟,那也會把他們自己人給炸死;或者,只要中國人敢偷襲,那就槍殺一部分平民。 提這個建議的,不是別人,正是大漢奸李壽山。 你別說,這個殘酷無情的建議一提出來,連那幫日本將佐都忍不住對這位已經投靠帝國的‘中國人’多看了兩眼。。 這八嘎的得不要臉到什么地步?連如此陰毒的主意都想得出來? 可國崎支隊是誰,是帝國最強師團之一,哪怕在廣德城外灰頭灰臉了一次,那也不過是小挫,帝國最強步兵師團的驕傲仍在。 李壽山這個或許有效但卻玷污勇士榮譽的建議最終還是被否決了。 說白了,不是不想,而是還沒到山窮水盡地步的國崎怔丟不起那個人。 最終,國崎怔綜合各方意見以及自己的初步設想,定下了接下來幾天的戰(zhàn)術計劃。 走,是不可能走的。 從進入中國以來,幾乎是一路高歌猛進的國崎怔從未在中國戰(zhàn)場上吃過如此大的虧。 一線步兵戰(zhàn)損達一個步兵大隊也就算了,還丟了十幾門火炮。相比而言,松江城外那次損兵折將和這相比就是小兒科。 他擺出一字長蛇陣行軍,其實就如同唐刀猜想的那樣, 根本就不是純粹被動挨打, 而是一直忍耐著在尋找戰(zhàn)機,以求一舉殲滅那支讓自己顏面大失的中國軍隊。 只是中國人比他想的要有耐心的多, 從來只派小股部隊于遠山進行襲擾,根本不給他進行決戰(zhàn)的機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