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只是,郭守志依然這么做了。 做了一個事后連河谷右翼指揮官雷雄特意找他喝了一大碗酒才能表明自己敬佩的決定。 當然了,在沖鋒之前,郭守志也做了足夠安排。 所有裝備沖鋒槍和駁殼槍的軍官和軍士沖在最前,端著上好刺刀步槍的士兵緊跟其后,由三個方向朝殘存日軍發(fā)起沖擊。 形成不了像樣火力網(wǎng)阻擊的日軍,被從山上惡狠狠撲下來的一群群端著槍像趕羊一樣趕到了草稞中,趕到了死角里,趕到了山溝里,然后絕望的被以三個一伙兒,九個一群的士兵包圍著,不是被沖鋒槍和駁殼槍打死,就是被完全占據(jù)兵力優(yōu)勢對手的刺刀給生生刺死。 他們引以為傲的拼刺術,別說沒多少機會能施展就被沖鋒槍和駁殼槍給掃倒,就是有機會,也并沒有像拼死一搏的他們想的那樣能以一敵三。 他們面對的川軍,或許拼刺術遠不如他們,但他們卻是咱弟兄們人多槍多,在戰(zhàn)前就已經(jīng)被各部長官嚴令,就算要和日軍白刃戰(zhàn),也盡量不要單兵沖上去。 一個步兵班基本上分為三組行動,每一組最少4名士兵,兩人槍膛里時刻保留著子彈,遇見企圖和其拼命的日軍,往往是先開槍射擊,就算沒打中,但拼命閃避的日軍步兵一定會失去先機,四桿明晃晃的刺刀再并肩子上。 哎!就是人多欺負人少,雙拳難敵四手。這方面的技能,川省十年混戰(zhàn)早已把這部分已經(jīng)算是精銳的川軍早就鍛煉的杠杠的。 就像那位拔出閃亮指揮刀困獸猶斗想展示自己最后武勇的少尉小隊長,別說展示自己戰(zhàn)前花了家里一小半積蓄才打制出的武士刀的鋒利,其實他都還沒來得及找到對手,就被迎面撞上的一個步兵小組連續(xù)三槍打了個透心涼。 老套筒或許射程不過200米遠不如日軍的三八步槍,但口徑達7.92毫米的圓頭子彈卻是威力極大,三顆子彈巨大的威力把這位日軍少尉打得連續(xù)倒退了五六米直到失去渾身所有力氣倒在地上。 臨死之前可憐的日軍少尉聽力猶存,就聽到那位帶頭的士兵訓自己的兵:“就這樣干,只要遇到這種傻蛋,立刻開槍,打完這一仗我們可就用不著這種破槍全換三八步槍了。 咦!傻蛋的刀子看著還不錯,收好了,上繳給營部指不定能給哥幾個換包煙!” 日軍少尉血壓飆升,傷口的血流速瞬間暴漲,那把刀可是花了他800日元啊!怎么就只值一包煙呢? 日軍尖兵中隊比殿后的步兵中隊和輜重隊還要更早的覆滅。 現(xiàn)在,不管竹內云山是智慧還是血性,其實就是只進了漁網(wǎng)的甲魚,不管如何掙扎,只會被漁網(wǎng)束縛得越來越緊。 遲早,都是獨立營擺上餐桌的原材料!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