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秘密軍火庫(下)-《從八百開始崛起》
第(2/3)頁
只是在目前之階段,東北軍既要外抗倭寇,內抗來自那位的打壓,團結遠勝于內部傾軋爭斗,這關系自然是要融洽多了,于情于理這晚飯都是要留一留的。
“不用麻煩,走了!留步不送!”吳大軍長卻是擺擺手,做了個告別的手勢,領先出了門,騎上戰馬,在一個騎兵排的護衛下離開。
站在院門口,看著吳大軍長急匆匆的離開,消瘦中年人眼底閃過一絲駭然。
到此時,他才發現自己還是太低估唐刀在自己這位老朋友老對手眼中的份量了。
這位大軍長在百忙中跑自己這兒來,竟然真的是沒有其他任何事兒,就是單單為唐刀而來,那是擔心唐刀萬一通不過他設置的小小考核,好給唐刀擦屁股來著。
“傳我的軍令,大林莊方面給四行團相應裝備,不得有任何留難!還有,不要小家子氣,人家上校團長親至,對等接待!”目送吳大軍長一行人走遠后,中年消瘦軍人沉聲下令。
“是!”身后傳來副官應答。
。。。。。。。。。
唐刀和四行團一眾人當然不知道這其中的曲折,他們只知道在連續禮讓四五撥運輸隊后,后面的路況竟然奇跡般順暢了許多。
不僅沒有車隊再出來了,各個哨卡也是大開綠燈,仿佛已經知道是他們到來,甚至連蓋有67軍軍部大印的通行證只是瞟一眼,就立刻搬開路障,各哨卡領隊的尉官還站在路邊規規矩矩向他敬禮。
“這或許就叫禮多人不怪吧!還是長官厲害啊!”彭沖簡直佩服的不行。
終于抵達大林莊后,才發現這里儼然已經成為一座軍營,莊子外挖掘深達2米寬2米戰壕,戰壕外豎起鐵絲網,戰壕后還建了不知多少暗堡工事。
站在入口前迎接四行團的是一名上校軍官,龔少勛顯然對這名軍官還算熟悉,遠遠看著就給唐刀介紹,“這是49軍劉軍長以前的警衛營營長,現在擔任起麾下105師626團團長。”
關于49軍,雖然唐刀沒有對67軍那般熟悉,但多少也知道這支東北軍勁旅的一些戰史。
49軍和67軍一樣,先是參加華北抗戰,和第十師團于津浦線上的靜海大戰一場,傷亡慘重后被迫向南轉移。
而后被那位大佬下令要求增援大戰正酣的淞滬會戰,結果不遠千里而來的增援卻正好和67軍一樣趕上淞滬會戰的尾聲。
雖然沒有67軍那樣悲慘,被命令孤軍守城力敵日寇十萬大軍,但其亦是擔任整個后撤大軍的后隊,在楓涇、大場、滬杭公路等地和日軍展開激烈戰斗,其麾下109師4個團長戰死三人,由那位劉軍長親任師長的105師麾下主力步兵團626團團長戰死,全軍合計戰死四名團長,占了8個團長的一半,由此也可見其戰斗之激烈,并不輸于唐刀和67軍所在的松江戰場。
這位由警衛營營長提拔起來的上校團長或許并不僅僅只是提拔,亦是那位大軍長要保證麾下這支主力步兵團的戰斗力,算得上臨危受命了。
這個戰功卓著的步兵團就駐扎在此地,也顯示出東北軍對這個秘密軍火倉庫的重視。
而這位聽說唐刀和四行團前來也親自出迎,倒是也給足了唐刀面子,不然的話,人家就是派個團副前來,來領物資的唐刀也沒法說人家什么的。
兩名陸軍上校互致軍禮握手致意,唐刀很懂禮數的從懷中拿出由老吳同志親筆簽發的領取武器裝備的信交給那名身材魁梧不茍言笑的陸軍上校。
“唐團長,請!我部已經清點好各類裝備!”拿過唐刀遞過來的吳大軍長的親筆信仔細查看后,陸軍上校慎重的交給自己副官收好,言簡意賅一伸手。
雖然沒有多余的客套,但唐刀其實更愿意和這樣的同僚打交道,主力部隊已經距離他現在所在遠達百里,他可沒多少時間在這里磨嘰,這樣也減少了時間成本。
車隊開進莊子,一隊隊士兵在大小軍官的指揮下把用箱子裝著的,油布包裹著的武器運出來放在小型廣場上,而負責軍需的軍官帶著三四名文書則和莊師散進行數量核對交接。
唐刀手里則拿上了對方一名少校軍需官恭敬送過來的武器清單,鎮定如唐刀當時也不由呼吸停頓了好幾秒鐘。
東北軍,比他想象的要豪多了。唐刀很難想象,如果當時沒有所謂的不抵抗政策,有著如此精良武器裝備的數十萬東北軍能把兩萬小鬼子揍成什么鬼德行,會不會打成狗?
絕壁會!唐刀敢肯定。
也就是那位那會兒致力于和南方那支已經建立政權的部隊作戰,‘先攘內后安外’的戰略思想讓其根本不愿意和野心勃勃的日本發生更大沖突,甚至寧愿一槍不發放棄掉富饒的東北。
事實證明,他自認為成功的大戰略錯的不能再錯。
那支懷揣著為天下貧苦百姓當家做主理想的軍隊不僅沒有被消滅,而且經過錘煉之后終于找到最優秀的領袖,更是在大撤退的路上撒下理想的星星之火,在貧瘠的北方站穩腳跟。
而喂不飽的日本野狼也終于忍不住對眼前肥肉的覬覦,開始對整個中國展開入侵。可中國依舊沒有做好注定要發生的國戰的準備。
投入近2億銀洋的空軍,因為那位才大志疏的親愛的主導,大量資金還躺在漂亮國銀行里吃利息,整個空軍加上老舊的教練機才300余架,不足日本海空投入的戰機的五分之一。
做為戰爭主體的陸軍,在德國軍事顧問主導下整編的60個步兵師的計劃,竟然只裝備三個德械師,龐大的改編計劃幾乎是付之流水。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