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848章 坐等出招!-《從八百開始崛起》


    第(2/3)頁

    跨越700公里,不算輜重部隊,人均背負30斤的巨大負重,其實已經給這場戰斗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礎。

    如今的四行團,無論從人員素質還是裝備亦或是各層級指揮官的執行力,綜合戰力放眼整個中國,不說穩坐第一,也必定是前三。

    。

    。

    。

    。

    。

    。

    窮則戰術穿插,富則火力覆蓋!

    雷雄的一營和郭守志的二營將敗家子的模式貫徹到底,在第一波將包圍圈中的日軍打蒙圈,干掉了四分之一后,在廣袤的荒原草地里,雙方進入了對射模式。

    只不過,滾落路基下的日軍基本就只能用步槍和少的可憐的機槍對敵。

    倒不是說日軍步兵中隊裝備的輕機槍太少,一個步兵中隊裝備有6挺大正十年輕機槍的數量足以和一個普通中國軍隊的步兵營匹敵,而戰場上被圍困的日軍步兵中隊高達8個,那意味著就算重機槍中隊遭遇重創,他們也有近50挺輕機槍。

    但悲劇的是,一營二營雖然沒有動用迫擊炮,可留在100多米外草叢里的擲彈筒兵們可不少,他們的目標就是日軍的連續火力。

    一旦發現那片草叢有日軍的輕機槍在怒吼,就算擲彈筒兵們沒來得及發現,戰壕里的班排長們也會拼命嘶吼著提醒自己的擲彈筒兵們解決眼前大患。

    擲彈筒打機槍,可謂是碾壓式的,一發干不掉,那就來兩發、三發!

    日軍當然也有擲彈筒兵,可擲彈筒的目標卻不像輕機槍連續射擊冒出濃烈硝煙那般明顯不說,雙方所處位置也大不相同。

    中方擲彈筒們躲藏的戰位可不是隨便找個草窩子就行的,距離步兵們有一段距離的擲彈筒兵們挖掘的也有單兵戰壕,而且還用沙包當掩體,只要不是榴彈正好落在戰壕中或是就在戰壕邊上,基本不會被彈片擊傷。

    而日方的擲彈筒兵們可就是隨便趴伏在草叢里,還要被不知道多少甚至是毫無軌跡所尋的火力壓制著,別說像以前一樣還拿著望遠鏡搜索目標,能抬頭,就已經是運氣不錯了。

    更何況,中方每個步兵班都有精準射手,他們本能的不會像其他步兵一樣,就是趴伏在戰壕邊緣不管不顧的沖著前方傾瀉火力。

    那種反抗堅決的,槍口上綁著太陽旗的,殺傷力大的,肩章上有星星的,基本都是他們尋找的目標。

    擲彈筒兵自然也是他們的獵物,因此被射殺的日軍擲彈筒兵在長達20多分鐘的僵持中高達20余人。

    說白了,此時的戰場頗有些像14師團打第一集團軍,中方的機槍火力一露頭,日軍停留在400米外的擲彈筒就噼頭蓋臉的射過來,但中方卻因為迫擊炮彈短缺而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日軍好整以暇的一個個敲掉己方的壓制火力。

    沒有機槍這種連續火力壓制,光靠步兵手里的栓動步槍,是沒辦法阻止日軍最后的沖鋒的。

    只不過,此時的戰場是正好反過來,日軍上上下下只能痛苦的看著中國人將己方機槍火力點干掉,卻又無能為力。

    這一刻,他們總算理解了曾經的對手們的那種無力感,不是那些軍人的意志力薄弱,而是,沒辦法。

    他們現在同樣沒辦法,不光看著對手一點點將機槍干掉,還要承受來自帝國軍工們的惡意。

    是的,不少大正十年輕機槍不等中國人干掉它們,就自個兒罷工了。

    因為手榴彈爆炸,有些枯草被點燃,雖然很快就會因為更多手榴彈爆炸形成的氣浪被撲滅,沒有成為像三營那邊大片燃燒的火場,可大量的燃燒殘渣被席卷到空中再紛紛落下,中日雙方士兵都像是沾滿泥土的土撥鼠一樣。

    人體上落下這些東西,不過是臟一點,掙扎在生死邊緣的人類當然可以不當一回事,可大正十年機槍不干了。

    大日本帝國軍工研發的精良武器怎么能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卡殼幾乎成為最平常的操作。

    曾經小日子過得還不錯的日軍步兵們除了憤怒的呼喊‘八嘎’以外,只能悲劇的用三八步槍對敵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