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 最后底牌(下)-《從八百開始崛起》
第(2/3)頁
冬日的寒風(fēng)中,馬鼻噴著白霧,人口噴著白氣。
隨著戰(zhàn)馬邁著小步的前行,所有騎兵,拉起了自己脖子上的黑巾擋住了口鼻。
這,頗有種四十大盜的既視感!
或許,只有冬天騎過摩托車又不戴頭盔的人才會知道寒風(fēng)撲面的酸爽。
這幫來自東北的騎兵們可都是老司機!
“咚,咚,咚”沉悶的馬蹄聲響起,隊列開始緩慢移動。
就像是一堵墻慢慢前移。
緩跑一陣,馬匹開始逐漸加速,隊列也開始逐漸散開,每匹馬之間相隔大約五六米,190多名騎兵排成兩排,一排90多名騎兵拉開的馬線足有一里路,兩行馬隊之間相隔大約二百米。
到了700米的距離,一路緩跑300米的馬隊則開始全速沖刺。
悶雷般的響聲響徹全場,整個天地之間仿佛都是隆隆的馬蹄聲。
聲音之隆,似乎連一千多米外響徹于中日陣地上的劇烈槍炮聲都被淹沒了。
未來中國的騎兵已經(jīng)幾乎徹底退出歷史舞臺,唐刀親眼見過西陲戎邊部隊一個連隊七八十匹戰(zhàn)馬全速沖鋒,那動靜,已經(jīng)很震懾,整個戈壁的石頭都似乎跟著一起躍動。
可現(xiàn)在,唐刀見到和聽到的是,是近200名騎兵在全速沖鋒。
雖然已經(jīng)學(xué)著騎兵們蒙上了面巾,但刺骨的寒風(fēng)依舊撲面而來,就像是騎著摩托車在寒冷的冬日里狂飆一樣,但這,和身邊已經(jīng)聽不到任何聲響,只剩下隆隆的馬蹄聲比起來,根本算不了什么。
也許只有身臨其中的人才知道,無論你是誰,在這樣的情景中,只會覺得自己的血,在燃燒,腎上腺素,在狂飆。
可以想象,只要騎兵狂飆起來,就沒有人能擋住他們的腳步,一切阻礙,都將成為粉糜。
而在冷兵器時代,動輒就是數(shù)千乃至數(shù)萬騎兵集體沖鋒,那將是一種怎樣的場景?唐刀甚至都懷疑,那會不會如同一場小型地震一樣,人站在那樣的戰(zhàn)場上,估計站都站不穩(wěn)。
哪怕現(xiàn)在,只有不足200騎兵開啟沖鋒模式,整個戰(zhàn)場,也都被后方傳來的轟隆隆的如雷馬蹄聲給驚呆了。
初開始,就像天邊在打雷,到最后,雷聲,就像在每個人耳邊敲響,整個天地之間,再無槍炮的聲音,唯有雷聲。
兩個日軍的炮兵中隊士兵們正在賣力的搬著沉重炮彈,以至于這個寒冷的冬日里,他們連黃色軍裝都脫了,至于說鋼盔,那更是早就丟下了,臉上流著熱汗,頭上也冒著熱氣。
做為第2步兵聯(lián)隊的最后依仗,為了數(shù)千同僚能夠回家,兩個日軍炮兵中隊數(shù)百號壯漢們正努力秀著他們的肌肉和優(yōu)秀。
然后,由遠及近轟隆的雷聲,驚碎了他們的努力,在他們回首猛地收縮的瞳仁中,一排黑色的“墻”從地平線上躍然而出,高速向己方陣地移動。
那當(dāng)然是因為距離遠而造成的誤差,只有湊近,他們才會看到那抹觸目驚心的深藍!
“那是什么?”剛從前線僥幸存活下來又被重新派至山炮中隊當(dāng)督戰(zhàn)官的松本右門呆若木雞般的呻吟。
猛然睜大的瞳孔和面部不斷抽搐的肌肉,將不可置信四個字的意境演繹得淋漓盡致!
“敵襲......”還在演繹呆若木雞的日本陸軍大尉身邊的士兵卻凄厲嘶聲大喊,猶如被一根狼牙棒捅了后門。
而遠方的主戰(zhàn)場上,則伴隨著三顆紅色信號彈打上天空,兩個步兵營6個步兵連3個火力支援連集體怒吼著“殺!”
再不掩飾自己的火力,隨著所有輕重機槍開始怒吼,士兵們紛紛賣力投出自己身邊早已旋開后蓋的手榴彈!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不足十秒鐘的時間內(nèi),兩個步兵營加上擔(dān)當(dāng)投彈的新兵們總共投出了3000余枚手榴彈,密度遠超戰(zhàn)前。
兩千米外蹄聲如雷之時,四行團官兵們跳出了戰(zhàn)壕,按照三三制編制的步兵班,基本是一桿已經(jīng)上好刺刀的長槍兵帶著裝備著沖鋒槍或是駁殼槍的士兵,形成一個既可以白刃戰(zhàn)又可以連續(xù)火力射擊的火力組。
還趴伏在草叢里和四行團官兵對射的日軍步兵本還有六七百人之多,但3000枚手榴彈覆蓋卻是唱響了屬于他們的最后挽歌。
事后證明,這一波令莊大參謀長痛心疾首的手榴彈集火覆蓋,讓猝不及防的日軍步兵損失慘重,最終能從草叢中躍出和中國軍人短兵相接的步兵已不足400。
而要知道,原本被包圍的日軍兩個步兵大隊可擁有8個步兵中隊和2個重機槍中隊,雖然經(jīng)過連綿大戰(zhàn)后都不滿編,可也擁有步兵1800多人那。
可僅僅只用了三個小時,隨著中國軍人進入決戰(zhàn)模式,他們僅存四分之一的兵力能參與戰(zhàn)斗,這在世界戰(zhàn)爭史上也是極其罕見的。
被投于戰(zhàn)場上的近萬枚手榴彈,或許才是決定性因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