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城區內的特種兵們幾乎完美的實現了戰前部署的戰斗任務。 如果非要找出遺憾,那應該就是對位于西城和北城交界的日軍輜重倉庫的控制。 從始至終,最受四行團團部重視的日軍輜重倉庫都沒有受到來自特種兵們的襲擊。 也就是說,別看城內打成一鍋粥,城外更是炮聲震天中日兩軍殺得‘如膠似漆’幾乎都臉貼臉的互相戳刀子了,日軍囤積了近200輜重兵看守的輜重倉庫方面,一切如舊,真就成了黎城縣最后一片凈土。 但日本人也慌啊! 哪怕目前還沒有一槍一彈落到自己頭上,負責輜重倉庫防守的輜重兵最高指揮官小栗屯倉田部中尉也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每隔兩分鐘就得向負責幾面城墻防守的步兵中隊部打一個電話詢問戰況。 身為黎城輜重倉庫的最高指揮官,小栗中尉可是知道自己所身負的重責,他守衛的這些個物資,可不是什么第六步兵大隊的,這是整個師團的。 不僅有整個師團未來集結兩萬大軍一個月的糧食給養,還有一個可以供給步兵旅團的軍械補充,這些物資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那可是下熊元師團長親自向華北方面軍司令部發電報申領下來的,為此,108師團甚至做出兩月內攻克臨汾的保證。 黎城這樣的小縣城要啥沒啥,中國的有錢人在城池失陷之前跑了少說一半,剩下一半還投降了,帝國為了穩定還不能明目張膽的搶,丟了也就丟了,但輜重可不能長著腿跑啊! 如果這些輜重沒了,小栗中尉都可以想象下熊元師團長閣下那張因為瘋狂急劇變丑的臉,那沒有幾個人的腦袋是平復不了的。 可惜,除了先前幾個電話還有人接,后來,就沒有后來了! 倒不是城池就這么早失陷了,而是,再無人愿意鳥這個只會急得團團轉的‘螞蟻’!你又不提供援軍,又不能搞戰術指導,就在哪兒干問,問泥馬呢! 這就像上那啥青樓一樣,都特良的感覺不行了,結果還有個豬隊友在隔壁不斷催你,兄得你行不行?行不行你倒是給我一句準話啊! 咋的,就盼老子早點兒死,你的心好安定是不是? 就是這種煎熬中的等待才是最難熬的,小栗中尉卻是硬生生的撐了最少一個小時,這種心理已經算是夠強大的了。 然而,他也硬是沒敢派出一兵一卒,哪怕南城和東城方向的炮聲已經越來越稀疏,但喊殺聲卻越來越激烈,這是即將城破的征兆。 唯一值得他安慰的是,輜重倉庫,仍然完好無損的掌握在他的手中。 看看自己花費近一周圍繞著輜重倉庫構筑的各種工事,吉爾都快軟了的小栗中尉強行給自己打強心劑,別看中國人有火炮,但他們只要想獲得這些輜重,就不敢動用火炮強攻,否則,引爆彈藥,一顆子彈他們也別想拿到。 用步兵攻擊?雖然長期在馱馬屎尿氣味的熏陶中行軍,畢業于士官學校的小栗中尉對自己構筑的工事完全有信心,擋住上千步兵攻擊三小時沒問題。 普通而且自信,這并不僅僅只是限定某一時間段或是某一區域,這個時代同樣也不缺乏這種患者,日本陸軍輜重兵中尉就屬于這個范疇。 當然了,他倒也不是盲目自大,多少還是有些理由的。 第六步兵大隊派來加強防御的兩挺重機槍,全部放在兩個堅固的輜重倉庫屋頂上,而且都各自以鋼板和沙包修筑了堅固的重機槍工事,一左一右,居高臨下形成交叉火力,任何想從正面攻入的敵人都得接受兩挺重機槍的考驗。 想攻擊他們,首先必須得突破近百躲在工事后面輜重兵防線不說,還必須得爬上高高的屋頂,那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不過,小栗中尉也不是腦瓜子有炮,他可不會喪心病狂到將重機槍架到儲存炮彈的倉庫頂上,如果敵人不知道,“喪心病狂”投擲榴彈引起彈藥殉爆,不僅一百多守軍會被炸成飛灰,海量的物資也保不住了。他們是守軍,可不是來玩兒同歸于盡的。 他就是賭中國人不敢輕易開炮,那些堆積如山的糧食和彈藥,應該是中國人不惜耗費人命攻擊黎城的最主要目的。 這也是他死中求活的唯一機會了。 不動用火炮,光用輕武器攻克輜重倉庫,付出的傷亡代價能讓任何指揮官痛哭流涕。 可惜,事實證明,小栗中尉真的是想多了。 四行團第一個攻入城中的部隊是來自南城方向的三營! 最先入城的三營并沒有急著派出步兵直接殺向輜重倉庫,而是先派出兩個步兵連對南城和西城兩面城墻的日軍守軍發起攻擊,兩面城墻區域的日本守軍頓時腦瓜子嗡嗡的。 原本看似還堅強的防線瞬間千瘡百孔,還沒開始強攻的二營也得以順利進入城區,開始對日軍已經被切割的支離破碎的防線進行最后的摧殘,并派出一個步兵連和兩個火力組匯合著三營的一個步兵連攻向西城和北城,炮1連的迫擊炮排也隨后入城跟進,還停留在城外的,只有四行團團部和警衛連一部。 至此,黎城被攻克已經基本成為定局! 唯一有變數的,還得是位于城中的輜重倉庫以及殲滅日軍數量。 為了保證攻破日軍城墻區域防御陣地并減少傷亡,唐刀可是采用了圍二擾一厥一的新打法,就是西城方向只是羊攻,北城方向則是純粹放掉,若日軍想逃,那就只能先放他逃。 唐刀不會為了殲滅足夠多的日軍而讓自己弟兄傷亡增加,他現在已經脫離了完全看殲敵數目來確定這場戰斗是大勝還是小勝的階段,說白了,這個時期的唐刀更看重自己的戰術目標有沒有順利完成。 就像這場攻克黎城之戰,勝利與否,其實全取決于神頭嶺方向是否能大量殺傷日軍援兵以及能否最大限度的獲得日軍囤積的輜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