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雷雄的思路是,哪怕是硬干,也要干得日本人肝腸寸斷,讓他們知道,離開火力優勢,他們啥也不是。 清晨六點,天剛蒙蒙亮,當日軍由8輛摩托車組成的第一波尖兵部隊剛繞過小山頭,伴隨著趙大強的槍響,戰斗打響了。 四行團打這種山地戰,唯一的短板就是沒地雷。 按唐刀的戰術設想,戰斗不應該由槍聲發起,而是由路邊被引爆的地雷開始,劇烈的爆炸不光能在第一波就把對手給炸懵了,更能將公路給徹底破壞,堵住對手的去路。 想前進脫離火力打擊范圍可遠比大家伙兒‘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要容易的多。 可惜,地雷這種裝備雖不是高科技玩意兒,但以四行團目前的工業水平,還真搞不了,小何老師屬下的團隊現在在有限的機械加工水平下,也就能搞搞簡單裝備改造。 想真正開始制造,那得有各種精加工車床! 不過,對于沒有裝甲車保護的日軍摩托車來說,子彈,已經足夠了! 半自動步槍和沖鋒槍組成的彈雨,在50米的射程上,讓猝不及防的日軍欲仙欲死! 僅僅是第一波打擊,就讓超過20名日軍飲恨山路,8輛摩托車中的7輛被打停,還有一輛慌不擇路,直接掉路邊足有三米多高的深溝里去了,摔不死也殘! 慌忙中組織起來的反擊對于居高臨下的一連來說,就是孩童絕望的小拳頭! 從山上拋下的50多顆甜瓜式手雷讓殘余的10余名日軍好好體驗了一把什么叫大日本帝國軍工制造! 說實話,被設計為彈片殺傷型的甜瓜式手雷雖然裝藥量少,不像德式長柄手榴彈那樣能把人炸飛,但四處飛舞的彈片絕壁能讓毫無遮掩保護的步兵絕望。 尤其還是那么多的情況下。 等后面的日軍咬牙切齒的反應過來,位于小山上的一連已經用一波彈雨和手雷風暴將最前面的一批日軍給解決了。 中國人,在這里設置防線了! 其目的,不外乎阻止帝國陸軍增援!位于后方的日軍指揮官很容易就獲得答桉! 遇到這種狀況怎么辦? 必須得打啊!對于崇尚武勇的日軍來說,這世上就沒有什么南墻,就算是有,也不應該屬于中國人。 是的,你可以說日軍殘暴,也可以說日軍毫無人性,但要論對上級長官軍令的執行力,這個時期的日軍,絕對是全球軍隊的前列。 當然了,太過自大,也是誕生這一心理的主要因素! 而且,這種近乎于鐵頭的執行力是從上到下的,哪怕是貴為中將、大將。 未來被譽為“東方的莫斯科保衛戰”的衡陽會戰,就是這一心理下影響下日軍最鐵頭之戰! 該會戰中,中國軍隊為一步兵軍總兵力1.7萬人參戰,而圍攻該城日軍達五個師團10萬余人。 就雙方兵力對比而言,這一戰甚至超過了半年前67軍在松江小城力阻日軍第十軍四晝夜的兵力比。 中方必敗無疑!這是開戰前東西方所有關注這一戰的軍事家們的預測。 然而,他們預測對了結局,卻誰也沒想到過程會如此血腥! 這一戰,竟打了47個晝夜!中方守軍由1.7萬人變成1200,而日軍呢?戰死2萬,傷者近6萬,連第68師團師團長左九間都戰死,雙方戰損令人瞠目結舌! 以至于打到最后,素以鐵頭而聞名的日軍都服軟了,主動公開承諾,只要城內殘軍投降,他們將不會對城內傷兵和還活著的平民有任何侵害! 這恐怕是中日戰爭史上第一次日本看似獲得勝利卻又貌似距離勝利很遙遠的戰斗。 但無論怎么說,日本人的鐵頭氣質,在這場絞肉機式的城池保衛戰中暴露無遺,他們原本可以不這么硬攻的,但為了彰顯帝國武勇,他們拼了。 于是,頭破血流! 那樣的仗都能打,就眼前一座小山,一些中國人,就能阻擋他們增援友軍的決心?怎么可能? 將汽車停在距離戰場1500米外的山路上,兩個步兵中隊拖著兩門步兵炮和4挺重機槍,就殺向戰場!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