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 這是因果!-《從八百開始崛起》
第(2/3)頁
戰后有過統計,整個抗日戰爭期間,死于82迫擊炮的日軍高達數萬人,就連什么‘名將之花’,也是死在這種火炮下面。
只能希望天照大神保佑,要炸,就炸別人好了,別炸自己就成。一幫已經做好心理建設卻依然快嚇尿了的日軍恨不得把臉都藏進面前的泥土里。
不藏的深一點兒,萬一炮彈片飛過來了呢?
和中國軍隊中的傳統有些類似,不是誰都有資格成為第一步兵大隊中的第一步兵中隊的,中島木文麾下的第一步兵中隊可是105步兵聯隊中有名的尖刀步兵中隊,從一兩秒鐘內,180多人集體匍匐的戰術反應也可以窺豹一斑!
只是,這炮彈炸過的山坡土質是有些松軟啊!而且,怎么還有點兒異味兒?狠狠將自己砸到地上,并毫不遲疑埋下頭的日軍腦海中閃過一絲疑惑。
顯然,這個認知是錯誤的。
日軍炮兵的技戰術水平非常高,北干嶺山區的海拔卻不高。
橫亙于那條唯一連接黎城和潞城公路山丘的垂直高度絕不超過400米,坡度較緩,因為山嵴狹窄,將陣地建在山嵴上反而給日軍炮兵提供了最準確坐標,沒有足夠延伸更是會導致步兵傷亡慘重,所以提前日軍20分鐘抵達的769團將陣地構筑于半山腰,而且連排級陣地都是交互錯落著,并不在一個水平面上,這也能保證日軍突破一個口子,就整個防線崩潰!
說日軍炮兵技戰術水平高,指的就是日軍的炮火幾乎都集中于陣地周邊,誤差極少超過50米!這當然也是和日軍大量裝備的都是92步兵炮有關系,除了四門75口徑山炮,其余步兵炮都安置在距離一線不足1200米的區域,這么近的射距下,還是直瞄炮的92步兵炮誤差如果還超過50米,那日軍炮兵們真的可以去屎了。
那些在陣地以外五六十米的彈坑,大都是75口徑山炮留下的,那是榴彈炮,有這樣的誤差才是正常的,不然日軍步兵不得緊跟著延伸的炮火前進啊!
如果他們能達到步炮協同100米,那這一仗幾乎就不用打了,完全打不過。
所以,在陣地前方100米,土地之所以松軟,根本不是炮彈所為,而是,那一片,是農田,確切的說,是玉米地。
太行山區石頭山很多,但北干嶺地區卻是個例外,土地比起四行團目前的駐地---大口子洞,那叫一個‘肥沃’!
那個時代,又沒什么退耕還林的概念,山民們那會顧惜什么青山綠水,自然是砍了樹,開成田。
說白了,正面陣地下方60米到120米的區域,或許是因為土質最好的緣故,全是中國山民們世世代代耕作的農田。
山里什么農作物最多,除了玉米,還能有啥?這玩意兒,只要給點雨水,就能活,給足量的雨水和肥料,就能豐收。
而且畝產高,秸稈什么的還可以喂牛馬,簡直就是為在貧瘠大山里苦苦掙扎的山民們所準備的最合適農作物。
沒把整座山開發成玉米地,估計也是人手不夠,不然,到夏天時,這里絕壁是滿山玉米棒子。
“八嘎!該死的中國人,在這里放了什么?這究竟是什么”一名日軍少尉有些艱難的將臉從“泥土”中拔了出來。
真的是拔出來的。中國的泥土真的是八嘎的太有黏性了。如果非要找個形容詞,打小就在農村長大的松田少尉腦海里只有一個名詞可以形容,肥沃。
這絕對是一片肥沃的土地。一臉都能撞出翔來。至少,在農家出身的松田少尉感覺中是這樣。
做為中島大尉親自任命的決死小隊指揮官,松田少尉率領的四十多人沖在整個步兵中隊的最前方,距離后方的主力最少也有五十多米。
可是,雖然是決死小隊,但并不是說決死小隊就必須得死。松田少尉還想活著回到本島,將榮耀和金錢帶回去。
不想死的松田少尉也絕對屬于敏捷的哪一類,在聽到竹哨聲響后,一聲怒吼“臥倒隱蔽”,自己就以最快的速度撲倒在塵埃中。
但沒想到,中國的土地竟如此肥沃,一不小心頭埋的狠了點兒,就把頭埋進了“泥土”里。
而且,肥的有些離譜,不知怎么的,被中國“泥土”堵的差點兒一口氣沒上來,連續在鼻端抹了幾次才讓自己恢復正常呼吸的松田少尉竟然嗅到了一股......
一股農家肥的味道。
但是,即將而來的可以帶走人命的槍林彈雨讓松田少尉這會兒是顧不得深想的,他只想把頭埋的低點兒更低點兒,充滿農家肥氣味兒的土地帶來的是豐收,是希望,和即將來臨的槍林彈雨比起來,簡直不要太美麗。
直到兩分鐘過后,松田少尉才抬起頭,怒聲問自己身邊的軍曹。
因為,有一種預感越來越強烈,對于松田坂根這位農家子弟來說。
實在是那個味兒啊!
八嘎的太臭了。
距離他不過三米遠的日軍軍曹驚呆了。
他敢說,他從未見過一個人,能如此均勻的將那個玩意兒湖在臉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