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4章 大捷!-《從八百開始崛起》
第(1/3)頁
是的,勝利了!
確定此戰已經完全勝利的消息來自一封由潞城發往這里的電文!
做為率領騎兵連一部和特種中隊一部前去潞城偵察的最高指揮官,特種兵中尉黑子向四行團前線指揮部發來電報:經過實地偵察、詢問百姓,潞城四門洞開,其內所有日寇皆于一個半小時前逃離,因城內有奸人趁亂打劫,我欲遣所有騎兵入城,請長官批準!
“準!命令騎兵連和特種中隊,非常時期可用非常手段,以雷霆之手段平定城內作亂之輩以及為虎作倀之奸人,但不得驚擾普通百姓,同時,以騎兵和特種兵、通信兵組成三個精銳作戰小組,向長治方向,最少偵知20里,以防日軍另有圖謀,我軍主力將在1個小時后抵達!”唐刀迅速給二丫下達指令。
而后,面對將目光齊齊投向自己的數百中國官兵,唐刀那張堅毅的臉上也忍不住露出燦爛笑意!
在成功收復黎城后,又一個縣城回到中國軍人手中。
但這,并不是最主要的。
重要的是日軍不戰而逃背后的深意。
潞城中駐守日軍最高指揮部選擇不戰而逃,其實就已經變相宣告,日軍選擇了正視這場僅持續了一個白天的戰役結局,不再試圖對已經爛到根子里的戰局做出挽救。
在半月前683旅開始籌劃這場圍點打援伏擊戰之時,就已經對黎城、潞城、長治三城所駐扎日軍編制、兵力做過偵察。
長治古稱上黨,因其地處晉冀豫三省交界之地,全境被太行山和太岳山環繞,形成晉東南最重要的上黨盆地,直至明時改為長治,意為長治久安。
三城之中,自是以長治為大,距離較近的潞城次之,黎城最小,但黎城更接近大城臨汾,故被108師團做為攻擊臨汾的橋頭堡,存有大量軍需;而長治城大,卻接近豫省邊境,那里可有中國第一戰區二十幾萬大軍,所以下熊元將自己的師團部放在了黎城和長治中間的潞城,這也是中國人常說的‘君子不立危墻之下’!
但下熊元可能萬萬也沒想到會有這么一天,危險不是來自于百公里外的豫省,而是來自于那些躲在大山深處被他瞧不上的那群‘土八’們。
黎城駐軍1300,潞城駐軍最多,達到近4000人,長治反而只有一個千余人的步兵大隊和一個500人的輜重隊,黎城那邊不用說,1300日軍近乎全殲,神頭嶺和北干嶺兩戰覆滅日軍少說3000人之眾,下熊元所能集合的兵力最多也超不過2000人。
就這點兵力,或許守城足夠,但若是想出城和現在士氣已達到巔峰的中國幾近一個步兵師的兵力作戰,那下熊元真是屎殼郎墊桌子腿-——就硬撐!
那唐刀完全不介意在他108師團主力還沒徹底集結起來之前,建議程旅長集合全軍一萬人和這個充硬漢的屎殼郎來一場決戰,絕壁讓這貨占據這兩天中日雙方報紙頭條,妥妥流量小生模式。
第一個戰死于中國戰場的日本陸軍中將這個頭銜,出場都會自帶BGM。
下熊元慫了!
率余部逃離潞城,去往長治,其意圖是再明顯不過,不過就是要據城而守。
若是中國軍隊真是要攜余威攻向長治,那他自然得拼了老命,一邊守城,一邊招呼著百公里外的師團主力迅速東進對攻城中方軍隊合圍。
當然了,他更相信中國人不會這么做,一個有了森嚴防范的城池,除非是中國人有超過五倍以上的兵力和重炮,否則想在兩天時間內打下來,那近乎天方夜譚。
事實上,無論是唐刀還是程旅長,在北干嶺之戰開啟之前,就已經達成共識,黎城和神頭嶺兩戰都已經勝利完成,北干嶺就是最后一戰,若大勝,則為此戰畫上一個圓滿句號,若因日軍陸空支援陷入僵持,也不失望,全軍將在日軍108師團集結主力抵達之前分批撤離。
說白了,北干嶺這一仗,就是打贏最好,不打贏也無求所謂,反正有黎城和神頭嶺將近3000余日寇的小命保底,足以讓八十集團軍占據明天的中國各大報紙頭條了。
至于說潞城,兩人思慮再三都做太大野望。實在是城內中國平民太多,把城內日本人逼得狠了,把平民都趕上城頭做擋箭牌,縱算攻城大軍兵力再強大,最終也得付出極為慘重代價,實在是不劃算!
零打碎敲,今天砸你一榔錘,后日捅你一刀子,讓日軍痛入心扉卻偏偏拿大家伙兒沒法子,是不是很快意?
就像這回,為了一塊豬后座,日軍不斷拱手送上大肥肉,他不香嘛!
結果,讓唐刀沒想到的是,下熊元這個外強中干的屎殼郎,竟然嚇跑了,將偌大一個潞城拱手送上,那還用說,自然是笑納不是?
所以現在,完全可以向全軍通告:“這一仗,咱們打贏了!小鬼子,認慫了!”
唐刀笑容滿面的看向身后笑容幾乎都要溢出來的三個同級同僚,四人都沒有說話,唯有笑顏相對。
這一刻,無需什么對話,面對勝利,唯有歡呼!
當然了,四名團級軍官眼神里還是有交流的。
唐刀的意思是:是不是讓程旅長來宣布,做為此戰最高指揮官,他最有這個資格。
王小強咧著大嘴,眼里閃動著急迫的光,那意思是老弟可別等了,洞房啥的還可以等一等,但唯有勝利消息不可留??!
別說個性較急的王小強同志了,就是最沉穩的771團徐團長,此刻亦是一臉的迫不及待,眨巴著眼,那意思是:首長都讓你當受降首席代表了,一切都由你做主,你就別矜持了,趕緊的吧!
在唐刀的目光轉過來之前,769團年輕團長亦是狠狠點頭,明亮的眼睛中沁出淚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