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準(zhǔn)!”唐刀點頭,揮手命令。 “鳴槍!送弟兄們!” 身側(cè)兩排由警衛(wèi)連官兵組成的儀仗隊聽到命令,集體向后各退一步,提槍斜指向天。 槍不是捷克半自動也不是已經(jīng)全部列裝的遼造單發(fā)步槍更不是什么三八式,全部是漢陽造老槍! 因為,他們怕戰(zhàn)死的英靈們不熟悉,漢陽造的槍聲,一定能讓他們找到回家的路。 “砰!砰!” 槍聲將青山的寂靜完全打破,縈繞在所有人鼻端的濃重硝煙味兒卻更讓人覺得悲壯。 那些人,沉寂于硝煙,卻依然要在硝煙中離別! 這,或許就是戰(zhàn)士的宿命。 此次戰(zhàn)死官兵的棺槨都是這兩天定制的,或許木頭算不上太好,但也都算得上老木頭,這也是唐刀特意要求的,要照顧親屬的感受,只要是遺骸能運回大口子洞鎮(zhèn)的,就一定要土葬而不是火葬,棺木也要說得過去。 若只有骨灰和隨身衣物的,那負責(zé)安靈的盒子就要用上好的石材,以免時日太久腐化了,萬一日后他的后人尋來想將他運回家鄉(xiāng)呢! 所以,三十多具棺木很沉重,負責(zé)扶靈的,是此次參戰(zhàn)的三大步兵營的營、連、排、班長們。 因為此次日軍缺乏炮兵,又是以襲擊為主,犧牲全部來自于一線步兵,其余炮兵連、特務(wù)連等輔助部隊只有傷沒有亡。 他們是長官,是兄長,弟兄們的最后一程,自然得由他們親自相送。 “起!”領(lǐng)頭的雷雄怒吼一聲,臂上肌肉隆起。 “行!”再度厲吼一聲,由四行團所有步兵營軍官組成的扶靈隊列開始行進。 后面跟隨的,則是人數(shù)更龐大的部隊,大約有數(shù)百人之多。 只不過,他們的肩膀上沒有棺木,而是每個人單臂抱著個蒙著白布的石頭盒子。 不分軍職,除了正在扶靈的軍官們,這些懷抱著白布包裹盒子的軍人,都是犧牲烈士最親近的戰(zhàn)友! 而那邊列隊送行的軍人序列里,特種中隊竟然只有一人。 因為特種中隊算是四行團最精銳的那批人,他們無一例外,都是老兵,他們犧牲的戰(zhàn)友也最多。 老黑手里抱著的冷鋒弟弟小石頭的靈盒,顧西水抱的是幺妹的,牛二抱的是劉大頭的,呂三江抱的是他老班長的...... 明心顯得有些孤單,但卻是場上最令人羨慕的人。 因為,自從他進入特種中隊,特種中隊至今還沒有戰(zhàn)死者,只有兩人重傷,三人輕傷。 送靈隊伍先行,唐刀率領(lǐng)著軍屬后行,而后跟著四行團全部之軍! “立正!” “敬禮!” 沿途負責(zé)警戒的士兵莫不挺直身軀,向隊伍行軍禮。 而站在山丘上的百姓則自發(fā)的點燃香燭和紙錢,星星點點的火光,照亮英靈們回家的路! 到上午8時! 陽光就灑落在這片已經(jīng)挖好墓穴的山坡上! 根據(jù)昨夜唐刀再次審閱后的名錄,山坡上足足挖了839個墓穴,因為時間來不及,石頭墓碑沒有趕制出來,佇立在墓穴前的只有839塊木板,每個木板上都用毛筆字整齊書寫著犧牲官兵的名字、戰(zhàn)死于某年某月某日、籍貫。 這個工作量很大,但那卻是澹臺云舒一力承之。 用他的話說:“老夫的字,想必那些英雄們不會嫌棄!” 這估計也是李九斤只能默默忍受老澹臺口水噴了他一臉的原因之一。 沒有搞扇情的點名,唐刀只是邁步從棺槨和被士兵們小心捧著的靈盒面前走過,就像曾經(jīng)他帶他們出征一樣。 只是這一次,沒有人再向他立正,向他行禮。 唐刀仰頭看向山坡上第一排那些林立著的名字,那些熟悉的、陌生的甚至都快遺忘的名字,突然間有些恍忽。 初入四行倉庫時副排長劉大頭敵視他這個外來戶的眼神,十六歲冷石頭那張青澀的臉,仿佛都還歷歷在目。 但他們,都不在了! 從此以后,就要沉睡在這片陵園了。 幸好,他們不用再那么辛苦的承受戰(zhàn)爭帶來的傷痛了,而且,他們大家伙兒還可以呆在一起聊天打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