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大建設!-《從八百開始崛起》
第(3/3)頁
如果這時候四行團再在交通線上做一把文章,無疑于是給單身三十年的老光棍手里遞了一本花花公子,他不得嗷嗷叫啊!
而且,通過921師那邊傳來的情報,日本人的情報人員也不是吃素的,日本華北方面軍高層已經(jīng)知道四行團抵達太行山,連駐地大致區(qū)域都知道了個八九不離十。
不過,這段時間并沒有什么偵察機在大口子洞區(qū)域上空飛過!要么,是日本華北方面軍司令部還是沒太把一個步兵團放在眼里;要么,是徐州會戰(zhàn)那邊激戰(zhàn)正酣,其陸軍航空兵實在抽不出人手。
從來都是未雨綢繆的唐團座更傾向于后者。
事實上,正在被唐刀揣摩的某大將司令官可是把放在自己桉頭的四行團的資料翻看了至少兩遍,還專門喊來參謀部的一名大左參謀,命令他從軍事上和情報上對四行團予以重點關注。
一名戰(zhàn)區(qū)級別的司令官,卻對中方一個小小步兵團如此重視,已經(jīng)是令日本華北方面軍司令部的諸多軍官極為驚詫的一個新聞了。
當然了,這個引起日本華北方面軍司令部驚詫的小小步兵團在不久后的將來、會再度闖入他們的視野。
只是那時,已經(jīng)算是頗有遠見的某大將司令官閣下已是光榮的卷著鋪蓋卷滾蛋了。
原本高歌勐進一片形勢大好的華北戰(zhàn)場,僅過了半年,就處處都是毒點。
尤其是陸航方面,損失的戰(zhàn)機竟然比東南戰(zhàn)場還要多,關鍵是中國人在華北,一架戰(zhàn)機都沒有。
做為華北方面軍最高指揮官,這貨不滾蛋誰滾蛋?
所謂有能力者居之,沒能力有關系者更想居之,等著坐這個位置的,可不老少。
當然了,這都是后話。
此時的唐刀和四行團,就是一門心思搞建設。
不過這一次,可不只是四行團原有的三千多人,黎城可還跟著轉(zhuǎn)移了6000多民眾。
四行團沒有把6000多民眾丟到山區(qū)和山村里的民眾搶本就不多的土地,而是都安置在山區(qū)小鎮(zhèn)上。
沒有忙著給所有人蓋正規(guī)房子,而是派出工兵連協(xié)助他們用野戰(zhàn)營地的方式搭建三角形木棚,很迅速的解決了所有人遮風擋雨睡覺的問題。
而吃飯,除了前兩日搭建木棚是免費的,后面,可就宣布要以工換糧或錢。
說白了,就是讓民眾打工爭取生活物資。
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的人,對來之不易的安定特別珍惜,也沒人敢跳出來唱反調(diào)說四行團壓榨他們勞動力。
原因很簡單,除了為四行團工作,他們在這片山區(qū)根本沒辦法生存,活下去是他們要考慮的第一要務。
何況,四行團給的酬勞并不低,比在縣城里的報酬還要高一些,每人每天包吃不說,每天工錢一斤糧,折合現(xiàn)洋約0.1大洋,一個成年人打工足夠養(yǎng)活兩口人
除了12歲以下的孩子和60歲以上老人不收,大約有5000人幫著四行團干活兒。
而四行團還算豐厚的報酬也吸引了周邊村寨的農(nóng)民,來打上幾天短工掙些糧食貼補家用,最高峰的時候,四行團各處駐地干活的總?cè)藬?shù)達一萬三千余人。
原本極其簡陋的駐地,隨著一萬余人辛勤的勞作,逐漸在太行山的深處成型!
不算搭建的臨時營房,光是沿著駐地周圍挖掘的野戰(zhàn)戰(zhàn)壕,總里程就達20000米,可容納200人進入的防空洞23個,位于要道咽喉的半永固工事35處,可供士兵于各工事間交通所用的深達2米的坑道40余條!
有了這些,四行團已經(jīng)初步具備抵御一個步兵旅團級別日軍步兵攻擊的能力,也初步有了‘避空’能力,至少不會面對十幾架飛機組成的中型轟炸機群只能眼睜睜的挨炸。
換句話說,就算此時日本華北方面軍想打他和921師的主意,只來108師團那樣的蠢貨的話,就是來送人頭的。
至此,唐刀的一顆心才算是徹底放在肚子里。
他的目光,已經(jīng)投向蘇北。
只等那場大戰(zhàn)如愿完畢,他就得去山西老漢那邊去忽悠點東西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