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章 要臉,能活?-《從八百開始崛起》
第(1/3)頁
在尹藤陽太的嚴令下,兩路負責進攻高地的日軍步兵可真是玩了命的。
日軍那門92步兵炮和被搬上山坡的幾挺重機槍也是很鐵頭的進行火力掩護。
可是,在這種山地戰中,迫擊炮絕對是唱主角的存在。
二連一排別看只有一門82迫擊炮,但因為地形原因,那門迫擊炮位于山頂一處巖石層的夾角,兩個巨大的巖石正好將整個迫擊炮班給遮掩住。
別說日軍的步兵炮無法輕易發現該迫擊炮的存在,就算發現了,就70口徑步兵炮的威力,也拿那兩個厚達數米的巖石沒辦法。
但迫擊炮卻可以無視自己眼前的屏障,利用迫擊炮大曲線的原理對800米外的步兵炮和觀察手通過望遠鏡觀察到的日軍重機槍火力點進行攻擊。
就這一門迫擊炮,竟然成了500日軍的阿喀琉斯之踵,不僅是連續兩發炮彈落到步兵炮周圍嚇得步兵炮小隊拖著步兵炮就跑,還用十秒鐘三發急速射直接炸翻了日軍一挺重機槍。
見此情形,日軍剩下的重機槍小分隊紛紛從原有陣地上撤離。
這是最明智的選擇,就連急于進攻的尹藤陽太也不會對此有多余苛責,這些僅存的重火力可是他最后的希望,若是連這些都沒了,步兵再多有個鳥用,不過是中國人那種連射型火器的活靶子。
等日軍最重要的支援火力----重機槍一歇菜,位于高地上的一排步兵們可就不再只扔手榴彈了,紛紛從巖石縫中,用沙包專門壘成的射擊孔中探出步槍、沖鋒槍、輕機槍,朝著半山腰已經是一片哀鴻的日軍先頭部隊射擊。
雖然這座山頂上朝下射擊的只是區區18人,對于日軍來說也不過是小半個步兵小隊的兵力,但以現如今一排的裝備,這18人的火力卻足以和未來太平洋戰場上米國牛仔的一個步兵班相媲美。
而米國牛仔們的火力有多兇勐,僅看看號稱血腥戰場的塞班島就知道了。
米國牛仔的一個步兵營在陣地上曾面對過日軍數千人的板載沖鋒,兵力對比不下十比一,而且因為是夜間,后方艦炮怕誤傷己方,根本不敢參戰。
可結果卻是,經過整夜鏖戰,超過3800名日軍被射殺于步兵營戰壕前50米到200米區域。全是機槍、半自動步槍、沖鋒槍的杰作。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
因為被突然大規模出現的日軍給「嚇」的,也可能今天就單純的感覺好,那炮是越大越準。
日軍火力點除非是打幾槍就換地方,否則,精準的迫擊炮一定會像長了眼睛一樣飛到石頭后或者距離最多不會超過五米的位置,將這個火力點摧毀。
而對于日軍輕機槍手和擲彈筒手來說,也面臨著一個艱難的選擇。
這里可沒有供他們打一槍就可以拎著槍換地方的戰壕,中國太行山區的山谷里石頭不少,但也不是說連成排,由一個掩體到另一個掩體,最少也有五六米的距離。
離開掩體,或許就意味著死亡。
因為,山頂上可不只是有炮,還有槍,有那種射得很準的槍。
駐留該高地的編制是一個步兵班,但卻有兩個精準射手。
從戰斗開啟,兩名精準射手可能是山頂上中***人射出子彈最少的人,但若是說到殺敵數量,他們可絕不會最少。
普通的日軍對于他們來說,毫無吸引力,只有戴著白手套佩戴著指揮刀的日軍軍官和暴露出的擲彈筒手才是他們最喜歡的「小可愛」。
他們只要開槍,雖不一定就是一擊必殺,但非死必傷。
在迫擊炮連續兩次將兩挺輕機槍連同射手一起送上天后,又有連續兩名擲彈筒手在發射完榴彈轉移陣地的時候死在精準射手的槍下。
冷酷而果決!那只有歷經無數次戰場依然能活下來的老兵才能達到的狀態。
顯然,戰過松江戰過廣德的四行團最不缺的,就是這樣的士兵。
雖然發現同伴被冷槍狙殺后的日軍剩余擲彈筒手瘋狂的朝山頂上可疑的草叢里連續發射了五六枚榴彈,但依舊沒阻止一顆劃破虛空突兀而至的子彈、將一名連續在地上翻滾企圖靠優秀的戰術規避動作的機槍手射殺在冰冷的土地上。
反正只要敢開火,要么,十數秒后被從天而降的迫擊炮給撕成碎片;要么,就會被可怕的中國槍手射殺。
三名已經逐漸冰冷的同伴的身體用血淋淋的例子告訴著日軍這幫高危人群關于他們可能的結局。
日軍就算死硬,但也是人,是人,就得在生與死之間做選擇和徘回。哪怕他們知道,現在就在生與死的邊緣,不沖上去,遲早是個死。但早死和晚死,還有區別不是?
日軍的火力點歇菜了,高地上的中***人們自然更無所顧忌的射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