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7章 特訓營(上)-《從八百開始崛起》
第(1/3)頁
夜承桓給唐刀說的是,特訓營有人聚眾‘喧嘩’!
所謂特訓營,就是17師轉交過來的戰俘,根據四行團的規矩,新兵有兩個月的新兵訓練期,那些戰俘雖然是老兵,但也對四行團各種條例不清楚,所以有一定的特訓期。
而所謂聚眾喧嘩,那只不過是夜承桓用語言藝術將此事的嚴重程度給降低了些,說白了,就是聚眾鬧事。
在這種全團已經進入戰備期的時候,四行團團部完全可以武裝鎮壓,至少找出帶頭的,殺一儆百。
只是,在上官云等人初至的時候,就來這么一出,屬實讓人覺得有些丟臉。
唐刀擺擺手,示意眾人繼續吃,自己則和夜承桓走到外面,仔細詢問情況。
這次四行團成立的特訓營人數,可不是先前唐刀向17師要求的1000人,而是整整2063人。
而且,還是成建制的,是原29軍獨立第39旅的特務團。
原來,17師被分配到的戰俘也不是他們想要的4000人,而是整整5400多人,是原29軍獨立第39旅的全部。
這其中,可就有摳門老漢的壞心眼在里面了,也算是他對17師扣著藤原戰雄不放、以‘挾功邀賞’的小報復。
而且摳門老漢陰的一筆,所有校級軍官全被他收入戰區高級軍官整訓隊,給17師的都是低級軍官和士兵,這樣無形中又增加了管理難度不說,17師還得投入不少的高級軍官。
總之,摳門老漢算是將‘你給我添堵,老子就給你上眼藥’的境界玩得淋漓盡致。
至于說這一整個步兵旅是怎么回事兒,那還得從當日的華北抗戰說起。
當時‘七七事變’爆發后,第29軍經過一周作戰,發現再不撤退就要被大量進入華北的日軍給包圍了,于是給時任38師師長兼平北城市長的張軍長兩個步兵旅守衛平北城并和日軍展開談判,第29軍主力則向南撤退,獨立第39旅是這兩個步兵旅其一。
后來,談判失敗,日軍聚集重兵攻占平北城,裝備精良的獨立第39旅面對的可是三個師團十倍于己方的敵軍,無奈之下只能含恨投降,全旅成為戰俘,裝備也一個不拉的被日軍繳獲。
面對這樣的絕境,要求每個人都死戰到底,尤其是當時那種還不知道日本要開始全面侵吞整個中國的局面下,真的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唐刀無法知道當時那些中國軍人的心思,但他依然相信,他們不全是懦夫。
懦夫,不會留在最后!
所以在岡部三郎的談判中,唐刀還專門提到了獨立39旅,索要的那些裝備,基本上也都是39旅的裝備,岡部三郎倒也沒耍什么心眼兒,交還的三萬余戰俘中,獨立第39旅原有的6000余官兵,除了在戰俘營中死亡的數百人和一部分變節投降的軍官、士兵,其余5500多人都交還給中方。
幾乎相當于一個整建制步兵旅,放在擁兵30萬的第二戰區自然是小事兒,不說分往各部,就是再單獨成立一個旅都成,但全部交給兵員不足7000的17師,那就有些壞了。
人是群居動物,到了陌生環境,自然會選擇抱團,一個步兵旅5000多人抱團,那得是多么可怕的一股力量?17師別說需要時間消化,搞不好就是一個不小心被撐破肚皮。
但人家嚴司令官面上的話卻是說的很亮堂:鑒于17師在娘子關和晉東南戰役中奮勇殺敵,減員嚴重,特做此分配!
況且,嚴司令官還實打實的發了一個步兵團裝備給17師,誰要是說司令官做的不地道,那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趙師長也是有苦說不出,思來想去只好找四行團幫忙消化,唐刀不在團里,就找到雷雄和夜承桓。
夜承桓是啥部隊出身,從來只缺士兵那有怕多的?當下就滿口答應,并一口氣要了第39旅的那個特務團。
特務團其實和四行團的特務營性質有些像,不過就是騎、炮、工、輜醫療、通信等一些技術兵種,再加上一個警衛營,真要拉出去打,其戰力或許還不如一個真正的步兵營。
當然了,也不能說夜承桓太過自信,想一口吞下如此龐大的兵力,這也是四行團當前狀況所決定的。
一線步兵好培養,一個新兵經過兩個月集訓,就可以上戰場,打上幾場仗不死,就可以成為老兵。
可那些技術兵培養周期就長得多了。比如騎兵,沒有個小一年培訓,別說在急馳的戰馬上殺敵了,能不能坐穩馬鞍都是個事兒。
而四行團諸多兵種都換裝在即,比如炮兵營,眾多火炮和機關炮、大口徑高射機槍裝備都已經運到,可炮兵營許多骨干都被各步兵營的火力支援連給抽調走了,剩余人員根本無法使用如此多裝備。
可以說,這批技術型兵種對于此時的四行團來說,縱算說不上雪中送炭,也可謂是江湖救急。
只要這批‘戰俘’士兵能安心為四行團作戰,那四行團騎兵、炮兵、工兵、醫療、通信等兵種的戰力將走上一個新的臺階。
而對于這批戰俘來說,曾經的投降讓他們備受恥辱,這時候能來四行團,有機會和日軍作戰一洗前恥,也是個好事兒。
可以說,也是個共贏的結果。
但雙方的理念想保持在同一條水平線上,那需要長期的相處磨合,就和夫妻的相處之道一樣。
戰俘在抵達四行團之前,就已經經過兩輪審查,有數十名有通敵嫌疑人員被找出來,結果,到了四行團,依舊全體進入新成立的特訓營進行特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