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因為,‘彈跳貝蒂’的成功引來不知多少的模彷者,其中也包括中國軍工。 陰損幾乎成了未來反步兵雷所必須具備的一項特質! 反正,唐團座一邊當著樓德華的面吐槽日耳曼帝國軍工專家們的陰損,一邊大喊著,這些地雷老子包圓了。 可惜,就這1000枚! 但這,基本已經能讓小2000日本步兵成功的走向太監之路。 在這個還沒有抗生素的時代,西醫所奉行的準則就是哪兒爛了就切哪兒,全身上下除了腦袋,無物不可切。 說起抗生素,日本人沒有,但四行團現在可有了。 四行團另一個極其重要的科研團隊,在唐刀已經足夠清晰的理論指導下,成功的提取了青霉素并試驗成功,也進行了小規模量產。 4個月時間,總共生產出了超過夠8000人使用的青霉素。 這也成為澹臺明月領銜的衛生連最大的底氣,那意味著衛生連再也不用和細菌感染做徒勞的抗爭了,也不用無助而悲傷的看著傷員因為細菌感染在病床上犧牲。 衛生連有過統計,超過百分之四十重傷員的死因都是因為細菌感染,對于連番大戰的四行團來說,那就是數以百計的官兵,他們原本是還有機會重返戰場的,可細菌中斷了他們年輕的夢想。 而且這次唐刀從津城歸來,可不光帶回了各種軍火裝備,還有大量的諸如麻醉、凝血等藥物,各種醫療用品更是裝滿了五架馬車,別說夠四行團一團用了,再搭上一個步兵師估計也夠用。 甚至,唐刀還帶回來五個金發碧眼的醫生以及二十幾個中國籍女護士,那都是唐刀委托勞拉在平北城那座由洛克菲勒財團控制的最大西醫醫院高薪招募的。 原本唐刀開出的條件是每名醫生年薪5000美刀,護士1000美刀,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當聽說自己是要為中國軍隊服務,中國籍護士主動要求將薪水降低至100美刀不說,五名來自米國的醫生竟然也要求大幅降薪。 用他們的話說,他們愿意為抗擊侵略者的中國人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后來回來的路上,唐刀和他們仔細交流才知道,這些西方醫生原本來中國是為了豐厚的薪水,但抵達中國后,尤其是在七七事變之后,親眼目睹了日軍在城市里制造的慘桉,對日本人的印象差到極點。 能幫助當前弱小的中國對抗殘暴的侵略者,是崇尚自由的西方文化的體現。 這,也應該算是一種理想和信仰吧! 唐刀沒有完全同意這些米國醫生的請求,不是每個人都是圣人,茫茫大山里物資條件本就欠缺,光靠信仰是難以維系長久的。 在唐刀的堅持下,米國醫生的個人薪水依舊高達2000美刀,護士的薪水則降至300美刀,換算下來也分別達到了8000大洋和1200大洋的年薪,比許多四行團高級軍官的軍餉都要高。 此時的醫護連,除了必要的一個警衛排外,醫生達到了16人,會外傷簡單治療的護士則高達150人,另額外新增擔架隊300人,可容納8張床鋪的醫療帳篷50頂。 那意味著可同時開展10臺以上的外科手術,并擁有治療超過400名重傷員,1000名輕傷員的能力。 新增的300擔架隊也全從新兵連中選拔的,4人一副的擔架,可以在戰場上以一輪75人次的速度將傷員運至衛生連。 同時,唐刀為了防止衛生連被日軍小股迂回部隊偷襲,除去那個加強型警衛排之外,所有醫護全部配備黑星手槍,300人的擔架隊也按照步兵排模式配備步槍、機槍。 或許不能當一線野戰部隊用,但如果遭遇襲擊,哪怕就是一個步兵中隊級,一個全副武裝的精銳警衛排帶領著300人的新兵,少說抵擋個一個小時。 一般來說,緊跟著團部的警衛連和特務營就在附近,無需五分鐘就能趕到,除非是日軍主力,否則前后夾擊之下不立馬干死他才是見了鬼。 做為衛生連連長,澹臺明月和歸來近十天的未婚夫君總共就是一起吃了兩頓飯,駐地相隔不過500米的兩人就沒怎么見面。 至于說其他的事,拿腳后跟想都知道,連想都沒怎么想過,或許某荷爾蒙分泌旺盛的直男在睡著之前還有些想法,然并卵,有個球用? 楊小山率領的通信連這次可也是鉚足了力氣,別看其編制才98人,但通信連擔負的是要將團部和團部各直屬部隊通信暢通保障任務。 尤其是重中之重的炮兵營各連排,無論相隔多遠,電話線和電話機必須得到足夠保證,唯有如此才能保證炮群能充分集火。 唐團座已經在營、連、排一級軍官動員大會上說過了,這次出擊,能否擊潰日軍,首要在于四個步兵營官兵能否持續發揮‘有我無敵’的英勇無畏決心,次之就是在炮兵營各連能否持續有效的將炮彈精準投到日軍陣地上。 炮兵營3個連,山炮連換裝的12門75毫米博福斯山炮,無論射程還是精準度都遠在先前裝備的四一式山炮上;重迫擊炮連換裝的12門德制150口徑重迫,精準度和威力亦是超越了先前裝備的6門遼造十六年式150重迫;防空連換裝的24門20毫米蘇羅通機關炮和24挺勃朗寧12.7毫米重機槍,對中低空的防御能力比之前幾乎是倍增。 炮兵裝備得到了質的提高,但如何能將之潛能最大的發揮出來,通信占了至關重要的因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