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1章 保重!-《從八百開始崛起》
第(1/3)頁
隨著那邊做完動員會的兩位長官到來,除12師和101師兩位師長因為無法抵達外,晉東反擊戰前線指揮部的主要人員基本到齊。
這場關于面對日軍聚集重兵反包晉東之軍的主基調僅用時不到1分鐘就完全定好調子。
還是唐刀和劉師長先前表達過的那個觀點,無論站在戰略的層面,還是戰術角度,這一戰,7.5萬中***人,不能退!也沒法退!
不能退,就只能戰!
第12師和101師收到前線指揮部決意死戰的命令后,在30分鐘后都各自發來電文。
顯然,他們也并不是盲目聽從,也都是經過一定思想斗爭甚至立刻召開各師部主要成員開了短會的。
那兩位也沒辜負歷史對他們的評價,他們做出了堪稱偉大的選擇!
這世間,大部分人面對生死抉擇時,都會選擇前者的,唯有最英勇無畏并且懷有某種理想時,才會做出違反人性的選擇。
這些人,無疑都是這個時期中國最優秀的那群人。
幸好,華夏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從不缺乏這種優秀之人,這或許也是華夏文明存世長達數千年的原因之一吧!
前線指揮部后面長達一小時的會議討論的就是如何戰的問題,在座的除了唐刀這個不過20出頭的小年輕之外,那個不是在軍中歷經二十年的老兵?
但唐刀年輕歸年輕,他經歷過的許多戰場卻是很多20年老兵都沒碰到過的,無論是四行倉庫保衛戰或是面對十萬日軍圍攻的松江保衛戰,那幾乎都是絕地之戰。
所以,鑒于唐刀有過這方面的經驗,最終關于這場山地防御戰怎么部署防線的問題,最后竟然百分之九十都是以唐刀的意見為主。
唐刀打的山地防御戰或許還真沒這幾位老將有經驗,但唐刀卻是有著超越這個時代近百年的目光,他腦海那座戰術「資料庫」里,有著這些前輩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一個個成功或失敗的戰場經歷。
比如,中國之軍在北方冰原上那一場和強大敵人長達三年的鏖戰,利用山地打出過一場又一場令后輩們瞠目結舌的阻擊戰、坑道戰、穿插戰、破襲戰!
在松骨峰,在五圣山,在長津湖,在鐵原,在華川.....那些熟悉的地名之上發生的每一場戰斗,都足以入選最頂尖軍校經典戰役教學。
唐刀給出的建議,正是那場被譽為冰原上最經典的兩場阻擊戰之一---華川阻擊戰的模式。
史稱「西有鐵原,東有華川」!
也正是那場被譽為「只能勝不能敗,米國牛仔們最接近戰勝中國」的阻擊戰的勝利,基本奠定了冰原之戰最后平分秋色的基礎。
此戰若敗,不僅被重重包圍的一個步兵師精銳被米國牛仔們吃掉,東線與中、西線聯系也會被切斷,正在主動北撤的一個兵團10萬大軍也會被米軍包抄。
唐刀永遠記得自己在軍校聽那位白發教授在講解這場經典阻擊戰時那種康慨激昂,以至于熱淚盈眶!
那時還在軍校進修的唐刀還很年輕,幾乎完全沉浸于先輩們一個個令人拍桉叫絕的戰術桉例中,直到許久才得知,白發老者的父親和兩個叔叔一個堂叔,全部戰死于那場歷時13天的阻擊戰中。
自此,家中唯余他一個不足三歲的男丁!
再精彩的戰術,如果沒有足夠堅決的犧牲,也是實現不了的。那場戰爭,是中國用了四十萬中***人的命,硬生生啃下來的。
現在,是7.5萬中***人的命,就放在晉東這座茫茫大山里,日本人想要,就來拿吧!
首先是大的方面,日軍將會從三路而來,那就分三路迎擊!
由東自西的正面戰場
上,除了少量只可行人的山道,大軍想入巍巍太行,唯有娘子關!
而想攻娘子關,除正面之外,乏驢嶺是必守之地!
那這兩處將會有一道極為關鍵的防線,預估來襲之敵不會少于一個完整師團,17師趙師長有再戰乏驢嶺之心,那就由17師來防御距離娘子關8公里的乏驢嶺一帶。
104師的李師長終究是沒搶過唐刀,實在是當唐刀徹底擺出他四行團高達12門山炮、12門150重迫,24門機關炮、24挺12.7毫米高射機槍的炮兵和防空實力后,不管是104師還是17師又或是921師皆只能膛乎其后。
可以想見,日軍一定會動用飛機、重炮對娘子關主陣地夜以繼日的轟炸、炮擊!除了四行團,還真沒有誰能有實力說一定就能守住這道對于全軍來說生死攸關的防線。
讓日軍一旦沖破娘子關,太行山腹地就此洞開,日軍完全可以對另外兩道防線進行穿插,那就真的是可以像螞蟻搬面包-----一塊塊的啃掉了。
由此,娘子關一帶長達十幾公里的防線交給四行團和17師!
自南向東,日軍第18師團虎視眈眈,甚至還有20師團一部乃至108師團一部,光憑921師五個步兵團,需要布防超過20公里的防線,顯然極為困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