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173章 八殺!(上)-《從八百開始崛起》


    第(1/3)頁

    9月16日凌晨1時!

    乏驢嶺側3公里處當地人稱雪墨崖的位置!

    雪墨崖的名頭據說是來自于宋代的一名詩人,騎著一頭驢由冀入晉,在此地休憩,恰逢冬日,仰頭望去,隆冬白雪皚皚,而山巖卻漆黑如墨,一白一黑涇渭分明卻又相映成趣,于是以血紅印泥為墨在那座筆直高闊的漆黑巖壁上寫下‘雪墨崖’三個大字!

    只不過,在乏驢嶺一戰之后,唐團座親自將其改名為‘血磨崖’!

    因為,這里就像一個磨盤,磨光了被包圍的第39步兵旅團的最后一滴血!

    深入日軍陣地的楊小山和顧西水在深夜11時半發電:已尋找到墜落空軍之遺?。s發現包圍圈中日軍正在有組織的向測魚鎮方向撤離,人數大約在700人左右,還伴有一個戰車中隊,警衛排和偵察小分隊欲阻擊之!

    剛結束一場攻擊戰就收到麾下兩大重將聯名電文的唐刀皺著眉頭看向地圖好一會兒,才傳出軍令同意兩人意見。

    足足猶豫了近1分鐘才做出決定,這在唐刀整個的軍旅生涯中卻是極為罕見!

    要知道,這時候可是已近白熱化的戰場,做為四行團最高指揮官,別說猶豫一分鐘,就是一秒鐘,或許就會導致幾名士兵因為他的猶豫傷亡。

    可唐刀不得不謹慎抉擇,首先,顧西水那邊除了尋找到英勇戰死飛行員遺骨外還有一名叫沈崇海的飛行員,第一戰區那邊通過第二戰區司令部發電請求四行團和17師一定要找到他,那是戰死飛行員陳平的最好朋友,尋找到他并護送他回到鄭城,是陳平的遺愿!

    將他留在戰場上,每多一分鐘就多一分鐘風險,唐刀深知飛行員的寶貴,用一名中國飛行員的命去換幾百號小鬼子的命,也是虧本買賣,哪怕那股想逃跑的日軍中或許有大佐甚至是少將!

    其次,楊小山和顧西水率領的88人,盡是他四行團精銳,但因為要高速穿插,所以并沒有攜帶什么重武器,最大口徑槍械也不過是兩挺重機槍型MG34機槍外加4門60迫擊炮,為減輕負重,攜帶炮彈也不會超過50發!

    一個輕火力排外加一個偵察小隊,想擋住一個有戰車中隊護送的700日軍,放在任何戰場上,都是以卵擊石般地沖動。

    不過,在猶豫1分鐘后,唐刀終于還是同意了,因為在四行團和17師的控制區域,有條路可直達測魚鎮,而后再由測魚鎮直抵那個被稱之為雪墨崖的地方。

    那意味著,他可以開著坦克支援!

    “命令呂三江,帶著他的騎兵偵察排,隨我支援顧西水,告訴他,無用的東西都給我丟了,空出的戰馬給老子帶上12.7毫米重機槍!盡量多帶子彈!”唐刀果斷下令。

    兵貴神速,繞行測魚鎮再抵達雪墨崖,超過12公里,又是夜間行軍,換成步兵至少要3小時,唯有騎兵和坦克可以將這個時間縮短一半!

    于是,這條由中國軍隊控制的山路上出現了令人難忘的一幕,最少有10名士兵就靠著繩索將自己掛在89坦克上,前方是騎兵一路小跑著帶路,后面載著大半個步兵班的日式89坦克噴著黑煙轟鳴著前行!

    沒人知道這輛坦克里坐著四行團最高指揮官,也沒人知道這個不到50人的半機械小部隊要去干什么!

    呂三江的一個騎兵偵察排看著是排級編制,但那可能是整個四行團人數最少的排級部隊,連同排長呂三江在內,也就25個人,40匹馬!

    但這個偵察排攜帶的裝備絕對能讓人望而生畏,每個士兵攜帶一桿MP28沖鋒槍和一把黑星手槍不說,還有兩挺MG34輕機槍以及兩門60迫,原本用來攜帶各種給養和裝備空出來的15匹馬,這會兒還帶上了3個12.7毫米火力組,3挺12.7毫米重機槍,成員9人,彈箱9個。

    唐刀所開的那輛89坦克更是暫時性成了一輛運輸型坦克,上面掛了十名全副武裝的士兵,另外還掛了3箱手榴彈!

    就那在山路上以10碼每公里的速度,看著都讓人揪心,一個不小心,把手榴彈給撞炸了,他麾下十名偵察兵都得被炸飛上天不說,坦克里的唐團座也能被烤熟了。

    別看偵察兵們膽兒肥,哪怕是明躍燁這種腰間掛著敵人腦袋沖鋒的狠人,掛在坦克車上左右不停搖晃還不斷聽著手榴彈箱子和坦克車身撞的‘咣咣’作響,那會兒也是小臉一片蒼白。

    怪不得他說他是居住在江南的白族人,這還真是應景了,真挺白的。

    緊趕慢趕,唐刀終于在收到屬下請求后的一個半小時趕到了!

    楊小山和顧西水兩人不愧是他麾下兩員重將,唐刀沒看錯顧西水更沒看錯楊小山。

    兩人經過商量,沒有和這股急于逃竄的日軍死扛,而是采用了一種襲擾拖延戰術!

    從日軍離開后,就不斷用以班為單位的小股部隊對其襲擾攻擊,警衛排和偵察小分隊都裝備有不少半自動步槍,并擁有著完全不遜于日軍老兵的精準槍法,在居高臨下的地形中,完全可以在250米外精準命中日軍步兵。

    并且,他們并不戀戰,往往是打完一個彈夾10發子彈就撤離,一輪攻擊多則打死打傷十幾名日軍,少則干掉幾個!

    而反觀急于逃離的日軍,雖然也分前中后路,但沒有足夠尖兵負責對路兩側的山崖進行偵察,所以只要一被襲擊,就只能全軍尋找掩體并動用隨行的輕重型坦克以機槍和坦克炮對襲擊地點火力覆蓋!

    然并卵,那并沒有太大作用,被分成4個襲擊小隊的中國軍人就像是4塊狗皮膏藥,你打我就跑,你想走,我又來了!

    “八嘎!該死的中國人!”這是位于日軍中路穿著上等兵軍服的鯉登行一大佐閣下這一個半小時說的最多的詞匯。

    換成平常,他這個指揮著3800余名士兵的步兵聯隊長咋說都得派出士兵深入山間干掉這些像猴子一樣的中國人,但在這個時候,堂堂大日本帝國陸軍大佐唯有無奈!

    他太知道這些中國人想干什么了,不為別的,只為拖延,拖到中國人主力抵達,將他這個第39步兵旅團長和最后的700帝國軍人干掉。

    是的,到晚間10時半,整個戰場已經大戰近5個小時后,雖然極不愿意承認,但日本陸軍大佐依舊不得不悲哀的認為,旅團之敗已經在所難免。

    前線雪花般發回旅團部的求援不是最重要的判定失敗依據,而是,右翼戰場已經徹底糜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