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5章 天生一對!-《從八百開始崛起》
第(2/3)頁
四行團團部外的沈崇海也在笑,只是笑著笑著淚水就掛滿臉頰!
「兄弟,咱們晉東打贏了,你放心,我們還會打贏華中會戰,打贏整個衛國戰爭,我向你保證!」沈崇海就站在裝有陳平遺骸的木棺之前,流著淚笑著,起誓!
在雪墨崖阻擊戰結束后,他就見到了唐刀,年輕的中國空軍沒想到和自己差不多年齡的唐團座一聽到他的名字,盯著他看了好幾秒鐘。
那驚詫的目光讓沈崇海甚至一度以為自己是不是中彈了,心里慌了好一會兒。
「你,將會成為我們中國最優秀的飛行員!」唐刀甚至都沒聽他的來歷,就做出了這樣的評價。
別說沈崇海當時驚呆了,就連極為熟悉唐刀的夜承桓、顧西水、老黑等人也都瞠目結舌。
唐刀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評價一個人的,而能讓唐刀做出如此高的評價的,四行團沒有一個,也僅僅就是和683旅程旅長開玩笑時,唐刀倒是說過,程旅長會成為中國陸軍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
唬得程大旅長差點兒沒一把捂住唐團座的嘴,他實在是怕了唐團座那把小鋤頭了,上次是拿物資挖了他772團團長,這么賣力吹噓不是又看重772團新科團長了吧!
王小強同志可是和唐刀貌似很來電,雙方「眉來眼去」那是有相當長的一段時日了。
就是,沈崇海一個剛走出航校的年輕人,何德何能會被唐刀冠以最優秀飛行員的名頭?
在場的沒一個人懂,但唐刀知道,眼前這個年輕人,一定可以的。
在曾經時空中,一個有著和他一樣姓名的年輕人可是在淞滬的天空以一敵三,擊落兩架,在戰機受創之后,更是毅然駕機撞向日本海軍旗艦。
或許這個沈崇海不是曾經的那個,但同樣兼具非凡飛行技巧和敢于犧牲的勇氣,已經擁有了王牌飛行員的潛質。
「只要你能活到兩年后,你就會飛上這個時代性能最好的戰機,和你的戰友們把日本人打得不敢上天。」唐刀又一次「信口開河」。
中國別說造飛機了,就連造75毫米山炮,都得向國外進口炮管鋼,唐刀這話給任何人聽,都讓人覺得是在癡人說夢。
但不知為什么,看著唐刀一臉認真的表情,沈崇海卻不由自主的點頭。
是的,他竟然信了!
因為,一個敢親自開著坦克,堵到擁有8輛坦克開路逃竄的數百日軍必經之路上的上校團長,絕不會漫無邊際的夏基霸扯,這是年輕飛行員的邏輯。
但或許,讓沈崇海對唐刀好感更甚的,不是他極為夸張的嘉許,也不是虛無縹緲的承諾,而是唐刀下達軍令,由顧西水帶隊,以5名偵察兵和15名警衛排士兵組成的護衛隊,保護他和救下的6名飛行員以及戰死的10名飛行員骨灰穿過敵占區進入鄭城。
并且承諾,他會在他們抵達江城的時候,親自到江城代表晉東前線司令部送陳平的遺骨回
家!
代表一個前線司令部前來送行,這是對陳平最大褒獎,對家屬也是莫大安慰,沈崇海自然感激的不行!
站在山頂的唐刀和白發將軍享受完勝利的喜悅,就接到了各自參謀部送過來的戰報。
因為打掃戰場需要時間,第39步兵旅團裝備物資甚多,一時間難以匯總,但格殺日寇數量基本統計完畢。
前面因為一周的大戰,日軍將不少尸體和重傷員都運回井陘或是石門等地,但饒是如此,現場遺尸依舊高達7000余,俘獲近600人!
「俘虜用一個連看管,任何異動,立殺無誤!」白發將軍很是果決。
「讓小林光一少尉去做做工作,能爭取的就爭取一下,不能爭取的,每天一頓稀飯咸菜兩根!另外,壓回晉東南的途中,以十人為一伍,百人為一隊,全部腳上綁上繩子,并且告訴他們,一人逃,一伍皆殺,一伍逃,一隊皆死!」唐刀對小日子的本性可更透徹。
你好好對他,他不僅不領你的情,最后還來個死不認賬,一直到未來的九十年還有小日子說那不是侵略戰爭。
還是用毛熊那一招比較好使,俘虜的60萬關東軍在西伯利亞干苦活,最后只剩下不到20萬,一直到回國還都老老實實的,也沒人敢找毛熊叫個板啥的。
每隔上一段時間,毛熊的戰略轟炸機就沿著北方四島飛一圈,小日子就很安靜。
論受虐傾向,小日子說自己是第二,還真沒那個民族跳出來爭第一!
「那我們下一步該怎么辦?真的要打石門?」白發將軍問道。
「那自然是必須打,整個晉東拖住了小十萬日軍,晉南那邊日軍還有十二三萬,龐大的占領區也需要大約十萬維持治安,我看他衫衫元能不能在一周內再變出一個師團來?!固频缎Φ馈?
「那,光我們一師一團?」
「一師一團還有點少,我昨夜就給921師劉師長發電了,由昨夜十時,683旅772團,第101師132團,第12師第104師各派一個團,共計4個團8000余,正在向井陘聚集!」
「那我們這次總共是?」
「17師出3個團,加我四行團,共計8個團!」唐刀略微計算了一下。「可用于作戰士兵2萬人,加上其余人員約2.8萬人,上午10時,進軍井陘!」
「好!」白發將軍亦是意氣風發?!競髁睿娏⒖坛栽顼埿菹ⅲ?小時后準備出發?!?
。。。。。。。。。。。
「參謀長閣下,第39步兵旅團自良樹義人大佐發來玉碎訣別電文后,鯉登行一大佐沒有任何消息!」岡部三郎聽著通信參謀的匯報,面無表情的揮手讓其離開。
雖然知道第39步兵旅團必定是兇多吉少,但不過一個晚上,就有一名聯隊長級大佐軍官玉碎,依然大大超出了岡部三郎的預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