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0章 努力的唐家人!-《從八百開始崛起》
第(2/3)頁
老實孩子阿根沒多少話,但每每看見龍巖背后背著的長刀,那滿眼的‘饑渴難耐’卻是呼之欲出,被看多了之后,龍巖自個兒都不太好意思。
于是,龍巖就把自己那把九黎戰刀拿出來給這個每天辛辛苦苦煮臘豬腿火鍋的老實孩子瞅瞅,免得他每天看自己目光灼灼的,弄得自己心里慌。
龍巖別的不敢肯定,但唯一敢肯定的是,自己絕對喜歡妹子,不喜歡漢子,尤其是糙漢子!
誰知道,阿根一拿上刀,就仿佛變了個人,單手拿起刀隨手挽起的幾個刀花,別說讓龍巖為之傻眼,就連一旁的明心都眼前一亮。
天賦這玩意兒,是真的存在的,明心自己是最清楚不過,還在幼年時期的他提起觀中傳承千年的重劍,就莫名的有種此劍非他莫屬之感。
也正是小小的他提起重劍就很自然的擺出起劍式,師父也才對他大加栽培,終成就現在的身手。
果然,追問之下,阿根是從未學過刀,但做為唐大老板唯一的貼身護衛,背著一把開山刀裝裝樣子是必須的,這貨閑來無事就拎著開山刀自己耍,竟然無師自通的耍出刀花,只要不真的打,光那幾下子還是挺唬人的。
當然了,就算真的打,身大力不虧的阿根也不怕誰,唐刀藏在竹林里的練武場,可是這貨待的最久的地方,那近百斤的石鼓更是他打熬力氣的常用工具。
僅從氣力上來說,阿根甚至可以說是此地除唐刀外的第一人,連明心都差了一分。
“我代師收徒,你可為我觀護道士!”明心不忍龍巖那手三腳貓刀法糟蹋了這個老實孩子的天賦,決定親自指導阿根刀法。
根據阿根力大卻不失敏捷個人體質,明心為其選定了刀的制式,為明清時期軍中都大量使用過的‘斬馬刀’!
斬馬刀長四尺八寸,刃長三尺四寸,剩余一尺四寸為刀柄,別一聽斬馬刀之名就想到民國時期流行的大刀片子,其實斬馬刀最寬處不過寬4.8厘米,倒是和纖細狹長的九黎戰刀有幾分相似。
不過,斬馬刀的刀尖重心微微靠前,犧牲了一部分刺擊的功能和靈活性,但可以將斬擊的力量加大。
若是配上阿根本身所具的力量,練習個一兩年,一刀下去真的能不能斬馬不知道,但將人一刀兩斷絕對不在話下。
唐刀自是不會阻止兩位屬下對親如家人的阿根指導,不管阿根未來會不會上戰場,父母身邊多一份強橫戰力總歸是不會錯的。
唐刀和明心或許都不會想到,就憑借著明心所傳的六式刀法,未來的對日戰場上,日本人多了一個令他們只是聽到名字就瑟瑟發抖的夢魘!
提著斬馬刀的一名中國二等兵,用白刃戰中腰斬十六名日軍的彪悍戰績,一戰成名!
據說,直到那場殘酷的白刃戰結束,被其攔腰斬斷的十六名日軍都還有不下八人存活,凄厲的慘嚎連痛恨日軍的中國軍人都不忍卒睹,最后選擇補槍將其擊斃!
因為戰功,一月連升三級的四行團軍人不少,但靠著一把斬馬刀在短短一月內就由二等兵晉升至陸軍中士的,可絕對是四行團的頭一份。
沒耗費一顆子彈,就靠一把刀陣斬一個步兵小隊日軍數量的彪悍戰績,就連做為他長官的龍上尉都只能膛乎其后。
當然了,不是說刀法愈發嫻熟的龍巖戰力不如他,但九黎戰刀的特點是既可以劈砍又可以當長槍前戳,在殺敵的血腥程度上卻是遠不及被戰友取名為‘一刀兩斷’的阿根中士的。
除了唐小九和阿根,就連年過七旬的叔爺也沒閑著,平時都要拄著拐杖的老頭兒竟然纏著最空閑的呂三江,讓呂三江教他軍中防御阻擊之法,為此,甚至不惜祭出要將村里的村花介紹給這位即將晉升陸軍上尉當堂客的法寶。
呂三江著實被嚇著了,硬著頭皮連畫圖帶解說的給老頭兒講了一些能理解的土木工事以及兵力安排的實戰案例,還要額外解釋自己絕不是沖著‘村花’來的。
老頭兒那會信了這個年輕人的‘鬼話’,以他過來人的經歷,誰這個年齡不對那事兒充滿幻想?也只有到了他這個年齡,才深切的懂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悲哀。
看著被老頭兒招呼來的近十家敢出閣的大姑娘,一張黑臉漲紅的呂三江只想對猥瑣老頭兒說一句:做為過來人,您老還是別過來的好。
做為精力旺盛的青年人,呂三江當然也會有身體渴望,但他自己卻是很清楚,大哥死了,嫂子守寡侄兒還小,做為一家頂梁柱,照顧孤兒寡母是他這一生都推卸不掉的責任。
他縱算日后要成家,也只能是嫂子,不能再有別人!
當然了,假如嫂子不愿意,那又另做他談,但在那之前,他是絕不會考慮其他任何人的。
知道呂三江這個心思的人不少,但沒人嘲笑他,在這個時代,談愛情太奢侈,絕大部分只是想著,讓親人活下去。
更何況,愛情有責任長久嗎?哪怕相信愛情的人,也給不出確切答案吧!
或許,也不僅僅只是唐家人在成長,唐家所在的村有一百多戶七八百人口,在村子開始起高墻的時候,村中老弱婦孺一起出動,在高墻地基之外平了五畝良田,做為村中青壯訓練所用的訓練場,并由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出面請唐家購買一些舊軍械和子彈,供村中青壯訓練使用。
用他們的說法:“現在戰爭規模越來越大,日本人都快打到川省門口了,我川中青壯為保家鄉父老,遲早都會出川抗日,不如提早訓練,也多一分保命之道!”
而石鼓鄉其他村一見唐家村這么搞,立馬也跟風行動,大大小小訓練場幾乎是雨后春筍般的在這塊土地上出現,把剛抵達晉熙縣的調查局老牌特工們都看麻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