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唐刀早在做出馳援潼關決定之時就已經根據河防地形特點設定了這個戰術,不然也不會獅子大開口找摳門老漢索要90挺重機槍和60門迫擊炮! 新兵蛋子們現在只能上好彈鏈扣動扳機將子彈射出,唐團座也只能辛苦一點,兩天時間他在各挖好的隱蔽坑對河面都進行過實彈仰角測試,夏大雨和呂三江充當他的觀察手,得以讓唐刀給每個射位定好五種射角! 這無疑是個龐大且繁瑣的工作,但在手下缺人手的當口,唐團座也只能親力親為。而所有新兵射手們,只不過是負責執行的‘工具人’! 至于說挖掘的深達3米的土坑,那是唐刀從80年代西南邊陲爆發的那場戰爭中獲得的靈感。 中國軍隊在一個山頭上就修建了這樣一個別出心裁的機槍工事,一挺國產12.7毫米重機槍和一個機槍班就躲在這樣的工事中,靠著觀察哨報告彈著點位置,射手在根本無法目視敵軍陣地的情況下,射出子彈數萬發,斃敵近百! 敵軍對這個火力點恨得咬牙切齒,可該工事藏于地面之下,洞口又有灌木覆蓋,周遭又燃起煙氣偽裝,敵軍根本無法確定該工事具體位置,哪怕是動用迫擊炮和榴彈炮齊射,也不過是純純浪費彈藥。 因為,那是純靠概率才能讓一顆炮彈落到不過8平方米的工事內部!8平方米看著不小,但相對于數萬平方米的山頭來說,概率就縮小為近乎萬分之一了。 所以,唐刀就這樣拿二十年前發明出來的‘超越射擊’和未來五十年后的內陷工事相結合,玩了這樣一手花活兒。 漫山遍野燃起的煙氣,自然也是為了偽裝,避免對岸日軍觀察到這邊重機槍和迫擊炮散出的大量硝煙而后進行炮擊引起不必要的損失。 無論何時,唐刀從沒有什么僥幸心理,所有準備都必須做到前面,這也是他屢屢能從戰場上生還的原因之一。 不過這次,唐刀算是想多了。 日軍的反應沒有他想象的那么快不說,甚至可以說是毫無反應! 日軍的通訊相對于中國軍隊來說是好了一丟丟,但其實也是個渣! 唐刀將重機槍的密度部署的很夸張,平均每八十米就有三挺重機槍,90挺重機槍在一分鐘內就可以射出45000發子彈,分布于一塊大約十萬平米的水面上。 根據數學公式,這大約就是一塊300乘300的區域,依據日軍船只分布密度,大約有20艘船只在其中。 不在彈雨范圍中的日軍步兵自然沒事兒,可在里面的就倒霉了。 萬千‘雨滴’落下,大部分是落入水中,可俗話說得好:落于時代的每一顆塵埃,落到個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金屬雨,擦著傷,挨著就亡! 不管是什么有機械制動力的汽艇,還是木船又或是皮筏子,大家伙兒是一視同仁。 一時間,船上的日軍哀嚎整天,就連想捂住士兵嘴巴的日軍軍官也沒辦法阻止了,因為他們自顧不暇。 當灼熱的彈頭斜著射入他們的肩胛骨的那一刻,他們總算知道自己的士兵們為何哭喊的那般起勁兒了。 因為,實在是八嘎的太疼了。 擁有堅固船體的汽艇其實還好說,人不是死就是傷,但彈頭不至于對船體造成破壞,但木船和皮筏子可就遭殃了。 一個洞兩個洞都還可以承受,但當洞多了,那船可也就要沉了。 沒有船咱可以游,況且咱以前是名古屋的漁民,那水性杠杠的 如果誰這么想,那些在水中掙命的名古屋漁民們一定會吐你一臉。 你丫的穿著幾斤重的皮靴外加一堆子彈、手雷還有棉服在水里給老子游幾米看看?而且八嘎的還是冬泳,更要命的是不管向前還是向后,都有超過一公里的距離。 關鍵是如此凄慘的場景,現場的日軍卻缺乏必要的通信手段,沒有及時將這種痛苦及時向后方指揮部報告。 日軍炮兵還因為己方船隊即將抵達岸邊而放緩了對中方岸防工事區域的炮擊強度。 然后,新兵團的射手們越來越放開手腳,甚至還有不少新兵主動爬出坑洞觀察河面情況,不斷高聲鼓勵同伴們:“大鍋,就這么打,我已經看到有船被打沉了。” 日他個仙人板板的,老子們也殺敵了?老子第一戰就干掉日本人了,必須得寫信回鄉吹一哈子,日本人就是個瓜皮,老子這樣的渣都能殺!這或許是當時絕大部分新兵射手們的想法。 被自己的‘優秀’敵人的愚蠢刺激的雙眼通紅的新兵射手們爆發出了自己最大能量。 在10分鐘的瘋狂射擊中,90挺重機槍竟然射出了創記錄的30萬發子彈,平均每挺重機槍射出三千三百發子彈。 據說,光是給這種水冷型的仿馬克沁重機槍降溫,士兵們急切之下連尿都尿光了。 迫擊炮射手們是夠新人,但也不是傻瓜,逐漸找到感覺的他們也開始有了戰績。 一枚迫擊炮炮彈就這么瞎貓碰到死老鼠的落到一艘已經逼近岸邊不過200米的汽艇上。 “轟!”的一聲巨響后,汽艇立馬趴窩。 但相對于汽艇完犢子,其蹲在船上很多甚至開始畫十字祈禱、開始雙手合拾信佛反正亂七八糟求神拜佛保佑的日軍步兵們才是最凄慘的那一波。 氣浪掀飛的日軍高達10人,這個時候落入冰冷的河水,還被氣浪撞的失去知覺,他們的結局可想而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