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石田拓野少佐雖然還挺會享受生活,但骨子里其實還是一個固執的人! 所以,他拒絕了唐團座的提議。 唐刀也不再勸,只是遺憾的搖搖頭,沖外間喊了一嗓子:“來兩個人,送少佐閣下去吹吹風,去去火!” 外面立刻走進兩個身穿深藍色軍裝掛著沖鋒槍的士兵,恭敬的朝唐刀行軍禮,而后像抬一頭即將要屠宰的豬一樣,把拼命扭動著身體企圖反抗的石田拓野抬出簡陋的木房子。 全天下的軍人制止敵人的反抗估計用的都是同一種武器-——槍托! 日本陸軍少佐掙扎的越歡實,兩名士兵貌似越興奮! “咦!狗日的還挺有勁兒,老子看你還不老實!”一名士兵狠狠一槍托砸在石田拓野的肚子上。 可憐的陸軍少佐就像快被烤熟的蝦米,蜷縮成一團大口嘔吐,把剛剛沒下肚沒多久的羊肉都給吐出來。 但顯然這種凄慘并沒有被憐惜。 實在是進入這座炮臺之后,一個警衛班和一個工兵班的士兵幾乎都忍不住哭了。 日軍這個臨時野戰炮臺的工事其實很簡陋,核心地帶是以沙包和鋼筋、木頭做的一個環形工事,包圍著那門堪稱巨大的十幾噸重的巨炮,外圍則是一排臨時木屋和環繞的野戰戰壕。 做為這個炮臺的指揮官,石田拓野所居住的木屋所用木料最多也是最大,背靠一座石壁很背風位置也是最佳,絕對的顯眼包,這也是唐刀為何解決完外圍所有日軍之后才來到這個木房子的理由之一。 但就是這樣一個簡陋的臨時野戰工事,士兵們竟然發現其中一個房間里有四五個中國女子,如此冷的冬天,全身赤果,雙目空洞無神。 哪怕是看到身穿著深藍色軍服的中國軍人,甚至還有人本能的用陜省本地話低聲詢問,她們的眼中也沒有絲毫光彩。 日本畜生做了些什么,已經不言而喻! 但這并不是讓人最為悲憤的,真正讓中國軍人們流下眼淚的是,在炮臺另一側的深溝里,躺著十幾具同樣赤果著的遺骸,甚至在一名已然死去的婦女身下,還有一個不滿三月的嬰孩! 經過耐心詢問,一名終于有了幾分神志的女子告訴中國軍人們,那里都是前幾天日軍虜來的姐妹,有的是因為反抗,有的只是因為哭喊了幾聲,就被他們像牛羊一樣殺掉,丟入深坑,之所以沒有蓋上泥土掩埋,只是為了讓她們這些后來者好好看看,學會順從。 所有日本人,都該死!這是怒火滿胸的中國人當時唯一念頭。 只不過,才收割37人的日軍生命,完全不能澆滅他們的怒火。 大石村這個日軍炮臺駐軍竟然只有30多人,這的確也出乎唐刀的意外。 其實,在做這件事之前,唐刀也不是沒有做過準備! 明心早在昨夜,就和龍巖兩人帶著一部野戰電臺悄悄坐著一個羊皮筏子從十公里外的河邊渡河。 他們兩人負責偵察日軍重炮陣地所在以及防御狀況,直到昨日傍晚才給唐刀發來電報,重點標注了兩處炮兵陣地。 一處為日軍4門150MM重炮陣地,那里位于一處平坦區域,防御兵力也不過為兩個步兵小隊,最適合潛伏強攻! 另一處則就是這個被稱之為大石村炮臺的所在,其位置要比那處炮兵陣地險要,在一個山坳里,炮臺工事周圍野戰戰壕環繞,想靠潛伏強攻有一定難度,但這里有大山掩護,襲擊完畢后就可以通過山區撤離。 日軍除非在夜間也長了眼睛,否則絕不會知道他們會由漫長河岸線的那一處渡河。 而唐刀考慮的重點卻不是那處容易攻擊或是撤離,他更看重的是日軍火炮的戰略戰術地位,從這個角度考慮,280MM重炮造成的破壞和傷害遠超150MM重炮,大石村炮臺是必然首選。 兩個來自風陵渡的漁民對大石村那一帶很熟悉,過河之后帶著60人的隊伍只用半小時就和躲藏在山中的明心兩人匯合,而后又僅用40分鐘就沿著山路繞到了明心所說炮臺位置的后方。 唐刀和明心以及龍巖三人利用夜色潛伏進日軍戰壕,龍巖擅用的迷香在這一刻發揮了巨大作用。 和中國軍人一樣,日軍也需要用篝火取暖,只是和中國軍人們不一樣的是,他們基本都將篝火點燃在戰壕之外。 中國軍隊缺乏足夠火炮又沒有飛機,日軍根本沒有害怕火光暴露自己的必要。 第一處被襲擊的日軍駐營地位于整個環形陣地的上風口,被篝火加熱隨風飄揚的迷香讓原本就已經進入夢鄉的日軍睡得更為香甜,提著步槍在戰壕里巡邏的日軍也變得昏昏沉沉,反應比平時至少慢兩三拍。 這樣的狀態在潛行于黑暗中的唐團座和明心兩人手下,堪比小雛鳥遇見了猛虎! 三棱軍刺之下,不用20分鐘,除了刻意留下的三名活口,其余日軍都被屠戮殆盡! 那估計也是緊跟而來的25名28師官兵打得最簡單一仗,就是在外面山林里等了半小時,炮臺就拿下,日軍尸骸遍地! 那一瞬間,20多名全身都繃得緊緊的中國軍人都不禁產生一種錯覺:我是誰,我在哪兒?要我來有個球用? 唐團座要他們來,自然還是有用的,比如痛毆這個還不太老實的日本陸軍少佐。 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經脈像皮筋一樣被冷酷中國人抽出說這是最好燒烤題材的日軍俘虜已然是竹筒倒豆子、將唐團座想知道的一切都說了。 人生其實就是如此,如果真活不了了,那就求個好死,小小日本曹長都知道的道理,日本陸軍少佐這會兒竟然還有些執迷不悟。 所以,他就被綁在那門巨炮高高仰起的炮管上! 燒得正旺的篝火的映射下,黝黑閃著寒光的炮管和日本陸軍少佐白白凈凈的軀體一黑一白還挺相映成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