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7章 后方決勝-《從八百開始崛起》
第(2/3)頁
如果此時第4集團軍軍部能抓住這個時機下令全線反擊的話,搞不好中村正雄整張臉都得是慘綠慘綠的。
可惜,凌晨五時許收到中村正雄求援的板垣四郎反應速度極快,立刻命令華北方面軍正在圍攻第五集團軍的一個混成旅團向中村正雄所部靠攏,另外讓遭受重創正在芮城城南的國崎支隊部一個步兵聯隊陪同第5師團最后的8門105榴彈炮支援中村正雄。
到上午9時,獲得8門105榴彈炮和一個擁有兵力達5000余人混成旅團兵力支援的中村正雄不說重新獲得重火力優勢,至少將火力差給拉平。
山田清一那邊也分得了兩個步兵大隊2000人,已經完全收復高地的唐刀收到遁入山區的李九斤那邊傳來的偵察報告,便也沒有做出下一步攻擊動作。
他承諾過無論精神還是肉體都已經疲憊不堪的新兵團士兵們,昨夜就是最后一場大規模戰斗。
日本人不來,那就雙方各自安好,假若自覺有了點支援就又想來搞事情,那唐團座可絲毫不介意給他們上大棒伺候。
現在的泗洲山可不止新兵團和輜重連僅存的這2000號人馬了,在外圍可還有四行團的3個精銳步兵連以及還能使用的12門山炮。
不過,此時以第4集團軍為主力的中方此時雖不能保證可對面前的日軍進行全面反擊,但基本已經可以保證整條防線無憂。
而那邊第五集團軍所面對的日軍攻擊群因為被抽調走了一個混成旅團,壓力也減輕了不少。
一直被動挨打的中方算是可以緩口氣,但對于日方來說,卻是絲毫不敢掉以輕心。
超過一周的戰斗讓日軍已經感受到,他們此次面對的中國軍隊雖然依舊重火力不足,但背靠著大河已無任何退路的他們卻爆發出了令人難以想象的戰斗意志。
若是他們抽調兵力去追擊那支從防線上沖出的中國軍隊,兵力不足導致中國人趁機反擊的話,搞不好迎接他們的就會是一場大敗。
所以,14日這天清晨,雖然明知道中方有數千人殺奔芮城,陳兵中條山150里防線前的17萬余日軍竟然不動如山。
板垣四郎把希望寄托在被他下令調至數十里外運城方向的第4師團西突支隊身上。
在這位日本陸軍中將看來,‘無傷皇軍’雖然是有點拉胯,但好歹也有近萬人,打不贏這不知死活的幾千中國軍隊,至少不會敗。
這或許不僅是板垣四郎一人這么想,包括遠在平北城的杉杉元也是這么認為的。
雖然對大本營任命板垣四郎為前線最高指揮官很是不滿,但杉杉元也不想此戰有什么差池,畢竟他華北方面軍出動近13萬人,是中條山戰役的主力,若是打了個灰頭土臉,板垣四郎固然會擔責任,他這個名義上的最高指揮官恐怕臉上也無光。
然鵝,超乎這兩位日軍指揮官想象的是,如果說在14日凌晨因為中國人夜襲和反擊戰、中村正雄和山田清一兩位陸軍少將是被撓得一臉血,那第4師團西突支隊少將支隊長大熊幸之助閣下就是被揍得一腦袋包。
第4師團的戰斗力還是很不錯的,至少在獲知有數千名中國人氣勢洶洶撲向芮城縣城,坐鎮運城的大熊幸之助閣下立刻做出相應部署。
一、其麾下所屬的一個步兵大隊依據芮城早已殘破的城墻進行防御,中國人只要敢來強攻,芮城內無法離開的上千中國民眾就是殉葬品;
二、兩個步兵大隊攜4輛94式坦克、6門山炮、4門90迫擊炮、4門步兵炮趕往芮城,利用城池吸引中國人主力,2000帝國步兵對其形成半包圍將其殲滅之。
三、西突支隊所屬另外三個步兵大隊以運城城墻為核心組建防御體系,以防止王屋山潛伏之敵來襲。
這道守中有攻且兵力分配穩妥軍令被記錄于第4師團的戰報并上報板垣四郎獲得批準!
芮城和運城都是此次近20萬日軍的后勤轉運基地,尤其是擁有鐵路站點的運城,不說什么彈藥,就說儲備的各類糧食,就高達120萬斤,但那也僅僅只夠前線的18萬大軍吃10天。
若是沒了運城的儲備糧,前線18萬日軍的存糧只能用三天,如果像中國人一樣削減單兵食量,可以撐個八九天,但人可以餓,承擔著巨大運輸任務的馬兒卻是得足夠草料和精糧,尤其是這種冬天缺乏青草的時節。
而且做為后勤基地,運城還有各師團駐扎于此的野戰醫院,光是醫護人員就高達1000余人,接收的各種傷兵更是達9000多,這還是用火車運回原城近千危重傷員以后。
用板垣四郎的原話:芮城可以丟,運城萬不可失。
縱算大熊幸之助壓根不想把大阪的好小伙兒們推上戰場,在這樣的時候也是容不得他有半點退縮。
但遠在數十里外的唐刀好好的給這位上了一課:遠離前線不見得是好事,背后挨悶棍會更疼。
接到唐刀命令的冷鋒向運城方向行軍了十五里,但并沒有立刻發出攻擊,而是先派出了偵察兵偵察運城方向日軍動向。
這一偵察不打緊,竟然發現運城浩浩蕩蕩派出了小3000人帶著一個裝甲車隊和炮隊沿著公路向芮城方向進發。
這不是主動送到嘴里的肉嘛!冷鋒立刻意識到這是個難得的戰機,那甚至比立即揮兵攻打有城墻防御的運城更有用。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這是唐刀將戰略戰術課時最長掛在嘴上的一句話。
在唐刀的影響下,四行團的營連長們對于反攻收復失地城池沒什么興趣,有效殺傷日本人的有生力量,才是此時的他們最應該做的。
于是,已經接近運城不到8里地的冷鋒、上官云部立刻調頭,就在距離芮城縣城不到10里外的一座小山坡上進行埋伏。
要說埋伏其實也不太準確,因為冷鋒、上官云部抵達該山區的時候,西突支隊的援軍距離他們其實也不過8里,留給冷鋒等人的時間絕不超過30分鐘,該部日軍的尖兵部隊就會抵達。
而那時,芮城方向的戰斗已經開打。
獨46旅的4000余官兵這會兒可是抱著充當吸引日軍主力必死的決心,那還不是能把日本人嚇得有多狠就怎么來的心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