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5章 來生再見-《從八百開始崛起》
第(2/3)頁
地動山搖,血肉橫飛!
日軍想象中的中國人有多慘,他們就有多慘!
像年輕士兵所在的那個無名高地在黃昏時分就打出3顆紅色信號彈請求炮火覆蓋陣地的陣地,高達3處。
只不過,并不是徹底的同歸于盡,這些陣地上都有藏兵用的坑道,炮火覆蓋一輪后,早有準備的中方士兵立刻沖出坑道,對表面陣地上殘存的日軍進行射殺。
而日軍早就在150重迫可怕的威力下被炸碎了膽子,就算知道這些不知從那里沖出來的中國人比他們少,也沒有幾個人選擇就地抵抗,而是肝膽俱裂的跳出殘破戰壕,頭也不回的朝山下跑了,哪怕后方還有督戰隊的機槍。
用僥幸存活下來的日軍的說法:這還八嘎的打個鳥,不上陣地挨槍子兒,上了陣地挨比帝國還兇猛的炮彈!上下都是個死。
“八嘎!我不信,我不信,我不信中國人還有那么多炮彈儲備,繼續進攻,帝國萬歲!”西村元一在19日夜幕降臨之時,喊出了那句著名的小媳婦式的三個不信。
正是這三個不信邪,將之徹底釘上了日本陸軍的恥辱柱!
戰后被日本國民評為中國戰場上最拉的十大日本陸軍將領之一,和第5師團的國崎征少將徹底并了一回肩。
反倒是第4師團的大熊幸之助少將卻在民間的呼聲極高,尤其是大阪地區,率領著大量大阪青年完好返回本土的大熊少將更是不知被多少家庭膜拜。
家里供奉其畫像者不在少數不說,甚至在民意的推動下,退出軍隊序列的大熊少將擔任大阪地區商會會長,最終成為日本最大的藥品公司理事長。
打硬仗被民眾唾棄,打不過就溜的反被膜拜,你說這事兒上哪兒說理去,西村元一少將到快咽氣時也沒想明白。
直到已經功成名就的大熊幸之助去貧民區探望這個的老同學,直接了當的說道:“帝國發起的這場戰爭,從一開始就不是民眾想要的,那只是為了完成某幾個人的野望,卻讓千萬的民眾用生命為代價,活著的人,總會有清醒的那一天的?!?
被權貴和民眾徹底拋棄的西村元一這才孤獨而又懊悔的咽下最后一口氣。
但顯然,還在戰場上的西村元一少將不能說和清醒毫無關系,只能說是徹底的瘋魔化了。
此時的日本陸軍少將,其實已經沒有什么傳統意義上的勝負概念,他現在要的,就是攻克對手的高地,哪怕不是那座主峰,就是一塊高地,就足矣。
但這個愿望,直至他被免去職務,也終究沒能實現。
你可以不相信四行團官兵的戰斗力,但你絕不能不相信四行團對裝備的重視。
雖然不是機械化部隊,但在唐團座的領導下,四行團無論各級軍官,都對彈藥儲備無比重視,哪怕只是長途拉練,單兵攜帶的手榴彈4枚,子彈150發都是標配。
更何況這種戰時,隨軍前進的輜重連有超過三分之二的運力都是運輸各式炮彈,加上炮兵營這邊用馱馬運輸的,各式炮彈超過8000發。
西村元一想靠人命來消耗冷鋒部的炮彈儲備,那可真是錯到離譜。
于是,西村元一指揮下的7個步兵大隊在他小媳婦式暴怒下的‘三不信’中,走到窮途末路。
上頭的日軍徹底賭輸了!
西村元一在20日下午被臉面盡失的杉杉元大將親自下令撤除所有職務,剛抵達運城附近的第114師團師團長末松茂擔任九龍山之戰最高指揮官,負責率已經抽身中條山主戰場的114師團1.6萬人以及西村元一殘部參與未完成的九龍山之戰。
如果日軍方面到此結束,九龍山之戰中方對于日軍的創傷也不過是格殺步炮兵4000余,重傷3000余,放在整個抗日戰爭的大潮中,不算有多顯眼。
但日本人沒法咽下這口氣,九龍山上的槍炮聲在停歇了不過一天后,在1月21日下午再度響起。
3個步兵聯隊,在50余門山炮的轟鳴聲中,殺至中方各高地之前。
一波接一波的日軍就像是蝗蟲一樣,奮力殺向已經被炸得幾乎不存在戰壕的各高地,然后又一波接一波的被擊退。
然后,經過一輪炮擊,猶如浪潮般的蝗蟲再度襲來,再被擊退。
接下來的兩日中,這樣的戰況就是簡單的如此循環往復。
日本人光是運輸尸體的卡車,都足以從九龍山口排到數里地之外。
就連身為中將師團長的末松茂,看著堆滿尸身的運輸車,都忍不住潸然淚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