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8章 鎖死!-《從八百開始崛起》
第(2/3)頁
雖然阿南惟及資歷可比酒井直次老得多了,后臺也夠硬,但酒井直次也是抱上親王大腿的人,自然會有一爭長短之心。
只是這會兒的酒井中將可想不到他那個設想中的競爭對手會被中國名將的一招‘空城計’給嚇跑,成了日本陸軍中經久不衰的笑談,否則他一定會選擇更穩妥的不求無功但求無過,絕不會搞這么激進的。
伴隨著酒井中將繼續前進的命令,132步兵聯隊再苦戰半日,也正是這半天,徹底斷絕了132步兵聯隊最后一線生機。
要知道,四行團保安營雖然大多是由殘疾退役老兵和新兵組成,但其兵力卻高達3000人,是整個四行團中兵力僅次于輜重營的存在。
在擁有堅固工事的情況下,怎么可能讓區區一個日軍步兵聯隊三天前進8公里?
那是夜承桓主導的策略,絕大部分藏于山間的暗堡其實都未使用,由老黑擔任營長的保安營在前期也只動用了不到300正規軍,不過是麻痹日軍,誘敵深入!
直到距離大口子洞已經不到6公里的區域,老黑才啟動所有暗堡和構筑于山間的工事,徹底堵住日軍前進的路。
如果白天時132步兵聯隊知進退,他們還有機會逃出這座密布著暗堡和工事的大山。
可惜,他們沒有,在他們看不見的群山中,不知道有多少中國軍人在巖洞里默默等待著,等待著利用夜色,進入沿途日軍沒發現的暗堡。
屆時,日軍不管是前進還是后退,都會遭到來自懸崖和峭壁間四行團花費大半年時間挖掘出的永固工事中的火力打擊。
每個工事里,可至少有一挺輕機槍和步槍、沖鋒槍構筑成的遠近火力。
到那時,日軍要么不動,要么沒走一步,都得付出血的代價。
而且,這可不是什么鋼筋混凝土,全是天然形成的石山,四行團工兵們完全是把山壁掏空形成暗堡,大口子洞鎮地質特有的花崗巖別說什么擲彈筒和步兵炮打不穿,就是100毫米加農炮都夠嗆。
132步兵聯隊的回家之路注定是一路血腥,哪怕在酒井直次賣力的請求下,日本華北陸航派出6架九六戰斗機為其做空中火力支援,甚至在偵察出那一處的中國人沒有完善防空火力,不惜下降至低空用機槍掃射為步兵開道。
然并卵,也沒求得啥用。
進來時的8公里,132步兵聯隊走了4天,但想出去,卻一直到108師團主力都撤軍了,132步兵聯隊距離來時的山口都還有足足3公里。
而那時,132步兵聯隊進山時的3862人,僅存1537人,有2300多人就死在這漫長的一進一出中。
傷兵已經像稀有動物一樣稀少了,藥品早已用光是一方面,讓日軍最絕望的是口糧已經無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從八百開始崛起】 【】
原本打著速戰速決所以盡量輕裝的132步兵聯隊僅攜帶了五日份口糧,只要攻克四行團駐地,那啥吃的沒有?但他們做夢也沒想到這一戰就是十天。
眼瞅著出又出不去,師團長承諾的援兵也久久未至,帝國雄鷹們不管炸彈也好機槍也罷,那藏在山洞工事里的中國人也沒球得用,殘存的日軍也徹底絕望。
再過上幾天,就算不被中國人殺死,他們也會餓死渴死在這片石頭山里。
餓還好說,實在不行還有馱馬可以殺了吃肉,而且日軍步兵個個膘肥體壯,就算兩天不吃飯也餓不死。
關鍵是渴!這片山里不是沒有山泉水,但中國人似乎早就料到這一點,不僅有神槍手守著山泉,還八嘎的有炮手,但凡是有槍響,就必然有炮彈呼嘯而至。
為了取水,不知道死了多少步兵!
如果說用血換命,那也就換了,可就是這用人命換來的水,也不一定能保證安全。
也不知道中國人在泉水里做了什么手腳,哪怕是把水煮開了,也有不少人、馬在這個寒冬臘月里生了最不應該得的痢疾。
那稀拉得,導致患病嚴重的日軍到后來已經不打算脫褲子了。
反正總會有拉褲子上的時候的,何必再去凍屁股呢?
只用了兩日,臭烘烘的糞便制造機在日軍中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兒。
如果日本人有機會去這些山泉的上游去看一看,就會看到不少腐爛掉的豬、羊尸體浸泡在水中,那可是元旦攻勢前唐團座就電令大口子洞鎮人為制造的‘生物武器’。
雖說現在是冬天,動物尸體不易腐爛,但只要想,那就辦法比困難多,反正唐團座要的就是日軍吃不好喝不好,要他們感覺比挨了子彈還難受。
不過,保安營能打出現在這個戰績,卻是大大超出唐刀意料,也讓他在泗洲山防線少操不少心。
中條山重要,太行山更重要,那里可是日后席卷整個中國的數百萬大軍的起點之一。
酒井直次當然不想放棄這個步兵聯隊,他也企圖做出努力,但他這邊還沒怎么派出援軍,就收到噩耗。
中國人大量兵力突顯涉城、黎城一帶!
那差點兒沒把這位以兇殘而聞名的日本陸軍中將給嚇尿,兩個縣城丟了無所謂,哪怕長治丟了都行,由于師團主力全部進入太行山,三個城池里只留了幾百駐軍,長治最多也不過是800人。
可師團的后路不能被堵死,那邊16師團和109師團都還在苦戰,想指望他們倒不如希望自己腿腳靈便一點。
幸好,他先前還留了一手,兩個步兵大隊分別在兩個交通要道上布有防線,中國人一輪狂攻未達到切斷交通的目的。
還是先保主力吧!酒井中將壯士斷腕的猶豫都沒超過三秒,就把自己的一個主力步兵聯隊給拋棄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