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7章 這次,不一樣!-《從八百開始崛起》
第(3/3)頁
但這,必須是值得的。
當日軍的純步兵遇上這些鋼鐵小疙瘩的時候,就明白在當初戰場上中國軍人們的無奈和痛苦了。
也就因為28輛可以在40度斜坡上穿行的‘蟑螂’坦克,唐刀這次對各營防御戰法也做了一定調整。
原本中國戰區司令部就對各部做出戰術指導,沿著石牌中央陣地在山區各高地上層層設防,一個小型高地上丟一個步兵班或者一個步兵排,日軍想要前進,就必須像拔釘子一樣拔下這些高地。
曾經晉東大戰和晉東南大戰時,17師和12師也都采用過這種戰法,日軍想要從此過,必須丟下一些步兵的命當買路錢。
但那對中國軍人來說也是極為不公平的,在消耗日軍的同時,他們也是消耗品。
消耗的不僅只是生命,也是意志!
唐刀做出決定,三個步兵營防御的主陣地,除去必要高地,其余小型高地皆棄守,把日軍放進來打。
什么幾百幾千的,看誰硬就是了,負責協防每個主陣地的戰車排都有9輛TKS坦克,好鋼用在刀刃上,瞅準時機保準能讓日本人磕掉一嘴牙。
當然了,做出這樣的決定,可不是唐刀一時意氣用事,那是基于四行團步兵和炮兵等兵種的輕重火力有著極度自信的判斷。
這次攻進大山里的日軍,最大口徑火炮是75毫米山炮,徹底失去了昔日的火力優勢,然后還要面對有著優勢地形和輕重火力全面優于他們的四行團,他們拿什么來打?
或許只能靠頭鐵!
讓他們感覺到自己還可以,別一擊即潰,只能不斷增加步兵進攻,才是唐刀選擇放棄周邊不重要小高地戰術中最毒的一環。
唐刀的胃口可比胡姓師長想象的要大的多,他可不滿足于只是防守住左翼陣地。
他要的,是幾千上萬乃至于更多的日本人的小命。
唐刀晨間站在山峰上凝視著這片被無數詩人贊美過的巫山云雨,薄霧繞山,美不勝收,但耳邊卻一直傳來的是山風吹拂樹葉的沙沙聲,猶如無數人在輕聲嗚咽。
那種時空交錯的迷失,讓唐刀目光更為堅定,他要那些曾經時空中那些倒在中國最美山水中的年輕人們看到,這一次,是日本人的血肉在滋養這片美麗山水中生長的花。
當春天來臨時,會比往常更為艷麗!
為此,唐刀寧愿放棄很多看似對日軍威脅極大高達400多米的小山頭不說,甚至在朱家坪主陣地的1500米外刻意留下一條可以直通四方灣的山地。
屆時,在牛家場和朱家坪攻擊受挫的日軍一定會四處勘察地形,尋找一條可以繞行的路,那條路就是唐刀給他們專門留的。
牛家場、朱家坪和四方灣,形成了一個近乎于完美的倒‘品’字,光是靠兩個主陣地形成的一條邊擋住日本人,因為空間問題,日本人最多也只能投入兩到三個步兵聯隊,但有了可以進入這個龐大三角形的路,急于速勝的日本人少說得再加兩個步兵聯隊進來。
既是可以讓日軍在四方灣那里留更多的血,也是一個類似于捕魚的籠子,隨時都可以將這條路進行封鎖,讓進入這條路的日軍再也出不去。
唐刀之所以把4營主力握在手中不輕易放出去,就是奔著這個去的。
唐刀在胡姓師長作戰室看到那塊囊括了石牌中央陣地周邊10公里的沙盤、并洞悉胡姓師長的意圖后,就已經決定,把左翼陣地變成一個血肉磨坊,把急于速勝的日軍在這個磨坊里全部碾碎。
之所以說日軍尋求速勝,那也和夷陵地區的山勢有極大關系,就日本人那個渣渣后勤能力,戰線一旦拉長,他們都得去鄉下中國老百姓村莊當搶劫犯補充給養,這進入大山,他們還能把吃的喝的從天而降到日軍步兵手上呢!
曾經時空中日軍第39師團的戰報中可寫過:山路崎嶇,行進困難,運輸給養的馱馬隊跟不上步兵推進的速度,導致糧秣短缺,官兵一邊啃食生甘薯一邊前進!
吃的都難以維系,更別說海量的彈藥補給了。
日本人對石牌之戰最大的容忍期限也就是一周到十天之間!
想速勝,遇到啃不下的硬骨頭,極度缺乏應變能力的日軍指揮官往往會采用乃木希典那一招:人海戰術,大小八嘎纏上白布條,給額沖!
對于這個,唐刀簡直是歡迎至極!
他在左翼陣地的所有戰術,都是針對這個來的。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