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2章 吞噬!-《從八百開始崛起》
第(2/3)頁
那個不斷騰起濃烈硝煙的狹窄通道,就像是巨獸已經張開待噬的巨口,正在吞噬著已經進入其中的2000余帝國官兵的生命。
雖然他不知道中國人是怎么冒出來并向聯隊主力發起如此可怕的襲擊的,但他很清楚,就他手下這400人,已經是聯隊最后的指望了,在沒搞清楚中國人的襲擊方式之前,他絕不能把最后的力量又陷進去。
富永一很明智,他的決定讓232步兵聯隊在這個世上的存在又多了一天,而不至于在這個清晨就可以撤銷聯隊建制。
因為,沒有人可以活著離開這個每隔二三十米就有一個由半自動步槍和沖鋒槍組成火力點封鎖的半密閉式通道。
無需什么精準瞄準,龍巖的3排官兵們深諳‘趁他病要他命’之道,沖鋒槍兵就是端著沖鋒槍,趴在平臺上,對著下方就是一通瞎基霸掃射。
和撞大運也相差無幾!
本已經被各種爆炸干得欲仙欲死的日本人再被這樣干上一波,那簡直就是悲催他媽給悲催開門-——悲催到家了。
沒有人能統計在爆炸中或是在爆炸之后的五分鐘內中國人不計成本的瞎基霸射干掉了多少日軍,唯一能知道的是,232步兵聯隊那位受過精英教育的佐治直影大佐聯隊長傷在第一輪爆炸中,死在第二波槍擊中。
那是佐治直影的貼身衛兵給富永一少佐帶回的消息,被富永一記錄下來并發回39師團部。
那也是進入通道的2100名日軍中能逃離那個堪稱地獄的26名幸運兒之一。
佐治直影大佐的命已經很硬了,在第一聲爆炸傳來后,他身邊的警衛隊很敏捷快速的將他推至通道一處巖石后,從上方拋下來的一個炸藥包雖然在十幾米外爆炸,但由于巖石的阻擋,氣浪并沒有傷到他。
只是,后方二十多米外,一個由六枚手榴彈捆在一起的集束手榴彈爆炸四處飛濺的彈片,五名足夠忠誠的衛兵也沒能完全擋住。
一片破片穿過人體縫隙,不偏不倚的擊中佐治直影大佐的面部,瞬間血流如注。
等爆炸結束,還活著的幾名衛兵抬著受創的日本陸軍大佐就往后跑,但不幸的是,山壁上的中國人根本沒打算給還活著的日軍留半點生機,爆豆般的槍聲響起。
還沒跑出二十米,四名衛兵全部被子彈擊中失去行動能力,那名貼身衛兵費盡力氣才把身上又中了一發子彈的佐治直影拖到一處死角,而后拼命呼喊醫務兵前來給聯隊長閣下包扎。
面部已經被鮮血徹底染紅的日本陸軍大佐勉力看了一眼自己中彈的部位,搖頭拒絕了一路爬行過來的醫務兵撕開的止血包,有氣無力的留下了這樣一段話:“不必了,這次聯隊兵敗,責任皆在于我,希望我這個死在中國的第26個人,能用這條命向皇帝陛下謝罪!”
他這么一說,還想拼命挽救自家聯隊長的兩名日軍只能停止救援行動,眼睜睜看著這位日本陸軍大佐在中國人還在響徹通道的槍聲中咽下了最后一口氣。
不管這場伏擊戰后第232步兵聯隊能逃出去多少人,但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這場仗已經是敗定了。
因為通道這個特殊至極的地形,中國人在山壁上,下方的日軍縱算有勇敢者舉起槍射擊,但垂直的山壁根本沒有任何射界,這種反擊完全沒有作用。
位于山峰頂端的日軍步兵更是干著急,探頭向下望去,別說中國人了,就是連洞穴他們都看不到,步槍、手雷全然失效。
只能被動挨打導致的代價就是中國人幾乎是不費一兵一卒就給聯隊造成了數百乃至上千的傷亡,這個鍋必須得有人背。
而這口鍋實在太大,除了佐治直影這個陸軍大佐外,誰也背不動,他死了其實比活著要更快樂。
至于說佐治直影在臨死前所說的佐治家族第26人,那還真不是這個老鬼子給自己臉上貼金,從明朝晚期算起,倭寇不斷侵犯華夏海防。佐治家族就是倭寇中最頑固的那一支,長期派出自己家族精英子弟參與劫掠,在長達3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佐治家族共有26人參加了侵華戰爭,雙手沾滿了中華民族的鮮血。
不過,惡有惡報,佐治家族仿佛中了什么詛咒,但凡是踏上過華夏的土地,最終都會死于非命。
佐治直影也沒逃脫這個宿命,原本在本土陸軍機甲整備學校擔任研究主事,結果為了想晉升陸軍少將,家族耗費重金讓他去了關東軍鍍金擔任大佐聯隊長,沒干兩年就因為39師團的組建而調至華中戰場。
然后,就嘎在了中國風景秀麗的巫山山脈里。
不得不說,他的命不錯,中國軍人還挺會為他找埋尸的地方,對于一個想退休的人來說,這里的山水看上數十年都不會膩。
或許佐治直影不會這么想,但他也只能死在這里,當數以百計的日軍步兵就這么憋屈的被一團團爆炸氣浪卷起而后像玩具娃娃一樣拋砸在山壁上后。
日本人其實并沒有他們想象中那么堅強,在短暫的向上開槍沒有預期效果后,通道里還僥幸活著的日軍步兵開始為自己能否活下去做最后的努力。
只有一個戰術動作,跑!
邁開小短腿,以最快的速度奔跑,只要跑得足夠快,只要運氣足夠好,他們就還有可能活下去。
“西友君,救我!我想回家!”
“求你,救救我!我這兒有100日元,全部給你!”
通道中受傷的日軍望著那些還可以行走的同僚,紛紛發出撕心裂肺的求救聲。
但,面對戰場上可以同生共死的同僚迫切的懇求,大部分日軍步兵選擇了鐵石心腸視而不見,頭也不回的離開。
那些心軟回頭去企圖攙扶同僚的,最終的結果都是被頭頂上射來的子彈打成蜂窩。
只是,像龍巖這樣有八百個心眼子的家伙,如何猜不到日軍步兵們在受到攻擊后做出的反應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