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富永一少佐已經極為努力,不僅精確預判了中國人已經不會滿足于在通道成功伏擊一波,而是要將232步兵聯隊全部留在這片大山里。 并且,富永一少佐在這半個小時里,命令麾下士兵瘋狂挖掘工事,力爭在中國人到來之前給予目前他所能聚攏的600步兵最大的防護能力。 這一招的確出乎顧西水的意料,其實他心中日軍最佳的選擇是立即撤離,這樣他才可以將山地步兵連的優勢發揮至極致。 先以狙擊小隊不斷襲擊將其拖在山中,再集合60毫米小炮和150毫米重迫將對被迫在山中過夜的日軍營地進行炮火覆蓋,在擁有步話機的情況下,他這個指揮官可以很清晰的知道其行軍的薄弱點,不斷調整火力和兵力,使其在撤退的山路上不斷流血,最終將這股還余大半個步兵大隊的日軍給生生拖死。 反而,像富永一這樣不走,反而就地挖掘工事,以占據的幾個小山頭高地據守,卻是顧西水最不愿意看到的。 如果這個方向只有這一股日軍倒也罷了,但顯然不是,長陽還有一個步兵聯隊,只需要24小時,該部日軍就會抵達。 也就是說,留給顧西水的時間,最多只有20個小時。 而要想在20個小時內,純靠他這230人就想吃掉依據山地死守的600日軍,不說白日做夢,也屬于千難萬難。 畢竟,他現在手頭上能令日軍恐懼到做噩夢的,也就4門150迫擊炮。 可光想靠4門火炮,就想在不到一日夜的時間內,轟平一個擁有600兵力的山地陣地,未來的冰原之戰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那時的兩個對手,火力完全不對稱,米國牛仔動輒就是十幾門大炮外加數十架次的轟炸機投彈,地面動用整營整連的沖鋒,也沒有一日夜就干掉一個整營中國軍人的戰例。 而除了日軍的地面援軍,最令顧西水苦惱的,還得是日軍的空中威脅,在沒有足夠的防空武器的情況下,日軍可以輕易的將日軍陣地外的山區變成一片火海。 他的山地步兵連或許將為此付出慘重的代價,變成打虎不成,反被虎吃。 站在這個角度,顧西水選擇用230人兵力合圍富永一這600殘兵,就是個敗筆。 看著很輝煌,其實很傻蛋! 占了足夠的便宜,還想把所有便宜都占完,這世上可沒有那種好事兒。 顯然,富永一也是那么想的。 “中國人,會為他們的狂妄付出代價的,聯隊長閣下和帝國官兵也不會白白戰死!”收到外圍偵察尖兵傳來的在500米外發現中國人行軍動向的富永一眼中閃爍著殘忍的光澤。 富永一和他的第3步兵大隊昨日已經被中國人的火力小組騷擾的夠夠的了,他很明白自己一旦遁入山林,很有可能再次遭遇昨日那一幕,在有足夠的步兵炮和迫擊炮那樣的情況下,中國人都能讓他頭大如斗,更何況現在他僅有2門步兵炮和只有區區10具擲彈筒以及4挺重機槍,這些火力根本不足以讓他和600帝國官兵順利逃出這片大山。 逃不行,那就只能守,等待援兵的抵達。 甚至,他可以利用中國人企圖全殲聯隊的野望,為整個聯隊扳回一城! 帝國擁有足夠多的戰機,中國人沒有,這就是富永一少佐最大的依仗。 只能說,富永一是個極難對付的選手,其心思甚至要比那個已經死在通道里的日本陸軍大佐還要細致,竟然在如此艱難的時刻,都還想著怎樣反擊那個已經占盡上風的對手。 為了實現自己的戰術計劃,富永一少佐甚至沒打算通道里搶救什么傷員,任由通道內還隱約傳來的慘嚎逐漸趨于寂靜,拼命督促著600余步兵拼命的構筑陣地,沒能等來中方步兵的進攻,反倒是等來了空中傳來的飛機引擎轟鳴。 陣地上的日軍步兵爆發出一陣歡呼,這不僅是對他們最有力的支援,也代表著一種信號,師團并沒有拋棄他們。 唯有232步兵聯隊目前最高指揮官富永一少佐一臉不可置信,如果記憶沒出錯的話,他上報給師團的電報不過才過去一小時二十分鐘,什么時候帝國的效率已經如此之高了? 或者說,海軍馬陸們什么時候如此鐘愛陸軍了,仿佛就在等著陸軍求援電文,一收到就立即起飛。 不然的話,完全無法解釋機群能在不到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內就跨越近600公里抵達這個區域。 天邊出現的十幾個小黑點已經證明這個機群絕對不會小。 在富永一少佐還在浮想聯翩的時刻,空中傳來尖利的嘯叫,那是中國人的大口徑迫擊炮 日本陸軍少佐的臉色猛地一片煞白! 他懂了!他悟了! 那不是帝國的機群,是中國人的。 因為,一直盤算著怎么給對面狠辣且驕狂的對手來一記爆錘的日本陸軍少佐并不知道,做出這個決定的,并不是四行團山地步兵連連長顧西水。 而是遠在15公里外的唐刀! 232步兵聯隊的大名,別人可能不太清楚,唐刀卻是一直銘記在心。 那是棗宜會戰中造成張將軍殉難的元兇之一,于公于私,唐刀都不會放過這支步兵聯隊的任何一人。 當然,唐刀也不會被仇恨蒙蔽了眼睛,哪怕是收到顧西水已經盡殲進入牌槽通道之敵的消息,分析出還在通道外的殘敵已不足千人,唐刀也沒有想過將第4步兵營兩個主力步兵連撒出去和山地步兵連合力將這股殘敵干掉的意思。 因為,他還有更為簡潔到近乎殘暴的方式。 在收到顧西水關于通道外殘敵竟然沒有匆忙退走并就地構筑工事之后,唐刀反倒是大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