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6章 都有套路!-《從八百開始崛起》
第(3/3)頁
整個白天,發起的攻擊絕不超過3次,而且強度低到令人發指,甚至其配屬的火炮都沒參與。
最大強度的炮擊也就是部署在1000米外的70毫米步兵炮象征性的對正在進攻的山頭開了十幾炮。
這讓3營的官兵們極其的不適應,這完全和他們在華北遭遇的日軍不一樣,這群鬼子們簡直就像是過家家一樣,連火力試探的意圖都沒有。
一整天的戰斗,日方戰損絕沒有過雙數,中方這邊更是只有幾名士兵被步兵炮彈炸飛的石塊砸傷,除了有點疼,也絲毫不影響投入戰斗。
你要說故布疑陣吧!也不像,肉眼可見的,日軍在對面山上挖的戰壕少說也超過2000米,一隊隊日軍進入其中,至少也有千把號人。
沒人知道對面的日軍指揮官葫蘆里賣的什么藥,李九斤倒是沒想那么多,不管日軍玩什么花招,最終都要通過這片山地,不然他們就得繼續在山間繞行,那些寬達二十多米的山澗對于一支拖著火炮的軍隊來說,就是天塹。
說白了,再多的計策,到最后還得手下見真章。
而除了朱家坪這邊詭異的安靜,5公里外牛場坡那邊的戰場,卻已經是打得如火如荼了。
2營對面的敵人可是半點不比3營弱,那是日軍第11軍中大名鼎鼎的野溝支隊。
野溝支隊從日軍第五師團抽調,代號“廣”,由支隊長、步兵第五十一旅團旅團長野溝式彥少將指揮,轄兩個獨立步兵大隊,步兵兵力達3300人,另轄一個加強炮兵大隊及輜重兵、工兵若干,擁有各式火炮20余門。
或許在步兵兵力少于231步兵聯隊,但第5師團的戰斗力不問而知,就算是在日本17個常設師團中,也是佼佼者。
所以,野溝支隊壓根沒把當面之地放在眼中,花費半天對2營陣地火力點進行試探后,就開啟了狂攻模式。
20多門火炮齊射,將重點要進攻的四個高地炸得硝煙四起,700多名步兵就伴隨著還在不斷炸響的炮火發起進攻。
最近時,日軍炮兵的炮彈距離自己的步兵僅有120米,在這個時代,就是步炮協同的極限操作。
就算是四行團,也規定掩護步兵前進的炮火不得低于150米,除非是遇到生死存亡危機需要亡命一搏的時刻。
但野溝支隊就這樣做了,甚至一度掩護己方步兵抵近至高地戰壕不足120米,那已經是極其危險的一個距離了。
如果2營官兵們再不從防炮洞內鉆出來,日軍步兵只用最多三十秒就可以進入投擲手雷的攻擊距離。
這也迫使2營炮兵連一直隱藏著的3門80毫米榴迫炮開炮對陣地前方炮擊,4門150重迫也開始開火,這才把日軍兇猛的突擊給打停。
“中國人的重火力并不弱,但這又有什么用呢?”親自抵達一線的野溝式彥并沒有因為自己第一輪猛攻受挫而感覺到挫敗,反倒是有一種如釋重負之感。
野溝式彥的作戰風格幾位彪悍,但也不是沒頭腦式的彪悍,他用近百日軍步兵的生命試探出了中國人的重火力強度,這也是他最想要的。
他不是視普通步兵生命為草芥,而是他想要更多的麾下能活著回到家鄉,找到中國人的重火力所在并予以清除,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因為,他除了足夠多的火炮之外,尚有足夠的空中支援。
在試探出高地后方有火炮后,24架日軍戰機組成的機群飛臨牛場坡戰場上空,進行飽和式轟炸。
屢遭打擊的日本海軍航空兵們估計也是憋屈的很,想要把怒火發泄到這片山林,拋下的炸彈除了重磅航彈,還有不少燃燒彈和毒氣彈。
不過四行團防空營可不慣著他們,8門40毫米高射炮不斷開火,把先前還自信滿滿的野溝少將驚得嘴里可以吞下一個西瓜。
而已經在這里被狠揍過一頓的日本海軍航空兵根本不敢進入中低空,前幾日中低空密集如織的火網還歷歷在目,在超過4000米高空中投彈完畢后立刻飛遠。
當然了,那準頭不提也罷,甚至還有一枚250磅航彈狠狠砸到野溝支隊陣地上,如果不是野溝支隊的壕溝挖得足夠深,一個步兵小隊就得完蛋。
但那也造成了野溝支隊10死18傷,半個步兵小隊也報銷了。
“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5公里外的山田正吉卻在他的指揮部里對他的麾下們說出了他的戰術指導思想?!爸袊丝吹轿覀儊?,鉚足了力氣想和我部作戰,我偏不,我要消耗他們對戰斗的渴望!”
這個源自于《左傳》的華夏古老戰術理念,沒成想被一個鬼子軍官用在了2000多年后的中國戰場上。
雖然不知道最終有沒有用,但3營陣地上不少官兵的確被山田正吉這個拖延戰搞得很不爽,本來冬天就冷,吃飯睡覺都得窩在冰冷的戰壕里,都想著早點打完收工,結果日本人還莫名其妙的來這一套。
這火兒憋得更足了,就等著日本人啥時候上來給他干一炮!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