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原來,駐守這片高地的曹老板想了個主意,TKS坦克不是體型小嘛! 他們連能藏十幾個人的防空坑道都挖了,也不在乎再多挖三個大坑,將三輛坦克就藏這個大坑里,外面用鋼板和泥土以及灌木覆蓋上,哪怕有眼神好的人隔著幾十上百米能發現些許端倪,但想象力絕對沒那么豐富,能想到窮的掉渣的中國人能在土里藏上坦克。 等到三聲沖鋒號響過,藏在洞里的三輛TKS坦克就順著鋪好的斜坡撞開那道用于掩藏的鋼門沖入戰場,打日軍一個出其不意。 這是曹老板來自于古代騎兵由山谷出奇兵最終擊潰對方步兵方陣的一個創意,不然李九斤也不會一口氣在13號高地上部署寶貴的3輛TKS坦克了。 要知道,整個3營目前也就一個戰車排總共9輛TKS而已,3營可是有長達超過3公里的防線15個高地,這可是將3營極為重要的裝甲力量中的三分之一都放這里了。 算是李九斤行險一搏,也是唐刀剛才說13號高地兵力太少他依然信心滿滿的底氣之一。 而另一個底氣,自然是這個小小高地上,擁有全四行團戰斗力最強步兵班。 步坦協作訓練,4班同樣也是全團輪訓步兵班中的NO.1。 15名步兵看似是紛亂無序的從戰壕中翻出,其實在戰前也應該是做過演練的,以五人為一小組緊隨小強牌坦克的后方大約五六米處。 既可以用坦克的鋼鐵之軀擋住射過來的子彈,又可以用步槍和沖鋒槍射擊任何企圖向坦克四十米區域靠近的步兵。 當然了,向日軍進行火力輸出的主力自然是小強坦克本身裝備的20毫米機關炮了。 坦克發動機巨大的轟鳴聲簡直就是死神的吟唱,但凡是在坦克前方的日軍步兵,眼睜睜看著坦克就這么碾壓過來,沒有不驚慌失措轉身就逃的。 而這,正是坦克兵們最需要的,他們的20毫米機關炮早已饑渴難耐。 或許20毫米機關炮32發每分的極限射速遠不能和MG42機槍相提并論,打不出那種威震全場哥就是王者的氣勢,但兩者彈頭威力也是天差地別。 MG42機槍7.92毫米口徑彈頭就算多次命中人體,也頂多把人體打成令人慘不忍睹的洞洞裝,但TKS裝備的這款WZ.3820毫米機關炮卻是可以在200米穿透40毫米裝甲的存在,哪怕在1500米距離上依舊能擊穿10毫米鋼板,在波蘭戰役中,連日耳曼帝國的主戰坦克都被這種小口徑機炮擊毀過。 你完全可以想象人體被這種炮彈擊中后是什么樣子,擊中軀干估計就還好,也不過是打哪兒少哪兒,如果命中頭部,那可不管你戴沒戴鋼盔,大概率是像被鐵錘砸中的西瓜一樣,原地爆開,實現真正的爆頭效果。 現在的13號高地戰場上就出現了這么令日軍驚悚的一幕。 哪怕是有2挺不斷嘶叫著噴吐著死亡金屬彈流的機槍在火力壓制,但在數十米外鋼鐵小獸發動機的怒吼中,超過三分之二日軍依舊選擇站起身轉身就逃。 然后,擁有360度潛望鏡系統的TKS坦克中的車長狠狠踩下了射擊踏板。 根據在紫山訓練場的演練,TKS坦克在以5公里時速前進時,全速射擊可以達到280每分的最高射速,而坦克內存彈量達600發,可供坦克以200發每分的射速輸出整整3分鐘。 戰車連的前身就是根據繳獲的兩輛日本89式坦克為教具,200官兵苦訓了一年多才迎來了這種在外人看來小得有些可笑的小強坦克,但戰車連的官兵們卻視若珍寶。 因為四行團在抵達華北之前的歷次戰斗中都遭遇過日軍的坦克,哪怕是薄皮的94式小豆丁坦克,都要耗費好幾條人命才能用集束手榴彈將其炸毀,89式坦克則更是完蛋,那種重達15噸的鐵疙瘩甚至需要整班整班的士兵突擊過去用炸藥包將其炸毀。 無數倒伏在坦克前被擊殺的戰友身軀被坦克履帶碾壓濺起的血浪、至今都讓從那些煉獄戰場上活下來的官兵們心理遭受重創。 一閉眼,都是戰友破破爛爛的身體。 這些步兵出身的坦克兵們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座駕,那還會嫌棄什么TKS裝甲單薄火炮口徑小,他們只想著也駕駛自己的戰車讓日本人也嘗嘗被碾壓的滋味。 TKS2.6噸的自重不重,但壓上人腦袋一樣會產生‘嘭’的一聲悶響! 而且從一開始,擁有了TKS的戰車連重點演練項目就是戰場突擊,對敵堅固目標和步兵進行火力打擊,反倒是裝甲對戰放在更次之的戰術演練。 說白了,四行團特務營戰車連的28輛坦克,本身就仗著10毫米的裝甲防護不會被重機槍和步槍等槍械擊穿,且又走位靈活,奔著擊殺步兵的目的去的。 頂著日軍徒勞反擊而來的輕機槍和步槍子彈的射擊,3門20毫米機關炮連續開火。 “咚!咚!咚!”的悶響聲響徹戰場。 一名日軍跑著跑著就感覺自己往前一撲,剛想習慣性的翻身躲入一塊石頭后面,卻發現自己竟然無法完成平時這個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戰術動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