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試生產-《1979我的年代生活》
第(3/3)頁
這里就是廠子建造的第一座廠房。
雖然車間采用了流水線生產的模式,但是第一批試生產,沒形成標準工序,還沒上流水線。
只從廠里挑了一百名精干工人,分成十個小組,外加兩名技術員,一個裝配小組十二個人,直接拿零配件攢整機。
剛才從樓里出來,安寧就給車間打了電話。
寧衛東到時,早有人在車間門口等著。
安寧介紹“這是一車間的生產主任周利民同志。”
周利民忙伸出手:“經理,同志們早就等您來檢驗我們的工作成果。”
寧衛東笑呵呵握了握手,周利民他也認識,是安寧的人,從京城來的。
對于安寧往廠里安插人手,寧衛東并不反感。
主要是因為黎援朝一系的人太多了,安寧作為廠長,必須要有人手,才能維持兩邊的大致平衡。
走進車間,窗明幾凈,一塵不染,水泥地面都刷了保護漆,擦的锃亮,能映出人。
由于暫時只有十個裝配小組在,巨大的廠房里顯得十分空曠。
工作臺上,裝配人員穿著工作服,正在認真工作。
寧衛東并沒往前湊,這時候去打擾他們并不是明智之舉。
索性等完事了再說。
其實70年代初,國內就能生產彩色電視機,但是產量非常低,形不成規模。
一個是當時人民生活水平有限,根本消費不起彩電,另外就是合格率。
在寧衛東印象里,等再過幾年,八五年以后,國內的彩電會迎來一波大爆發。
到九十年代初,產量已經僅次于東洋。
不過這種表面繁榮下面,大量的所謂國產彩電,就是全套進口零部件,到國內進行組裝。
技術含量甚至不如現在寧衛東搞的這個廠子。
現如今寧衛東至少占了五年的領先優勢。
寧衛東一邊想一邊看著擺在裝配小組旁邊的電視機零部件。
這里邊大概一半是通過走s來的東洋貨,這還是用了國產顯像管的緣故。
顯像管雖然體積大,卻不是技術含量最高的。
真正的關鍵技術都在集成電路上。
電視的效果如何,顏色鮮亮不鮮亮,閃爍明不明顯,技術都在這上。
其余的,機器外殼,塑料按鍵,比較簡單的機電部件都是國內的。
其實使用這些國內的零件并不能減少成本,甚至比同樣的東洋走s件更貴。
但寧衛東從來也不是單純考慮經濟效益,從一開始搞這個電子廠,目的就是想盤活一些國內的產量。
正在這時,周主任忽然低聲道:“經理,三組完成了。”
寧衛東定睛一看,果然第三小組已經停手,剛剛裝配完成的電視機正在通電。
在下一刻,咔的一聲,啟動開關,屏幕閃了一下,浮現出一片彩色豎條。
“亮了!”有人興奮大叫。
其他幾個裝配組被驚動,有的停手觀瞧,有的心無旁騖,繼續工作的。
幾分鐘后,第二臺電視機點亮。
前后大概差了十多分鐘,十個小組裝配的十臺彩電全都順利點亮。
這時寧衛東眾人才邁步過去。
從裝配小組中快步迎出一名青年,到寧衛東面前大聲道:“經理同志,第一車間,第一次試生產,十臺彩電,全部點亮,請您驗收。”
“好~”寧衛東不由脫口而出,上前與年輕人握了握手,隨即來到工作臺前。
一溜擺著十臺點亮的彩電。
寧衛東目光掃視,敏銳發現其中有兩臺存在明顯的閃動。
不由得心頭一沉,卻沒表露出來,依然笑呵呵的,一一跟工人握手。
直至裝配工人撤走,寧衛東的臉才沉下來:“陳工,這兩臺什么情況?”
陳工第一時間也注意到了,一臉無奈道:“果然出問題了!”
寧衛東皺眉,聽他口氣似乎早預料到會出問題。
卻是話音沒落,忽然“刺啦”一聲,原本穩定的六號機也出現了快速閃屏情況!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