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鑄模(二)-《大魏宮廷》
第(3/3)頁
攪人清夢,這可是相當(dāng)遭人嫌的?。?
好在那些工匠們立馬也意識到了,撓撓頭相互取笑著對方的失態(tài)。
而隨后,工匠們將那一支支成型的蠟燭取出來,之后,一部分的人繼續(xù)針對這座模具進行改良。希望能加上能使蠟燭油快速冷卻凝固的水槽創(chuàng)意,而另外一部分的人,則開始往那些蠟燭里塞燭芯。
這些蠟燭,因為早就預(yù)留有放置燭芯的空余,因此。工匠用趙弘潤所提出的新式燭芯沾了些溫度并不高的燭油,很輕松地便將燭芯塞入了蠟燭內(nèi)。
而這一切,都歸功于嚴(yán)謹(jǐn)?shù)臓T芯標(biāo)準(zhǔn),那些按照規(guī)格生產(chǎn)的燭芯,不大不小,正好填滿那些蠟燭內(nèi)部的中空。
“成功了!”
當(dāng)一名工匠點燃第一支成功制造的蠟燭時,在場所有工匠們又一次歡呼起來。
而這回,局丞王甫也懶得去阻止了,因為他知道,這幫人太興奮了。
當(dāng)日,留在幾名工匠仔細地記錄鐵模與木架、水槽的規(guī)格標(biāo)準(zhǔn),其余人,包括趙弘潤在內(nèi),都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回去歇息了。
在此之后,又過了九日,冶造局進一步精進鑄造鐵模的工藝,再次熔造出九座鐵模,并且這總共十座鐵模,皆加上了可快速使?fàn)T油冷卻凝固的水槽。
不得不說,再加上了水槽的創(chuàng)意后,用這種新式蠟燭工藝制造蠟燭的速度,單位產(chǎn)量遠遠將以往的舊辦法拋在后頭。
對此,冶造局的郎官荀歆計算過:十座模具同時開始加工,可同期生產(chǎn)足足一千支蠟燭,至于耗時,只要燭油的溫度控制得當(dāng),一批蠟燭的制造時間,僅僅只需要半刻辰。
這意味著什么?
這意味著在一個時辰內(nèi),冶造局可制造四千支蠟燭!
一個時辰四千支蠟燭,一天十二個時辰保守估計四萬支蠟燭,這是何等恐怖的數(shù)字!
這個恐怖的產(chǎn)量,將使大魏,不,將使天底下任何一個蠟燭工坊絕望!
當(dāng)然了,前提是有足夠的原材料。
若沒有足夠的動物油脂,哪怕冶造局采用了新工藝,蠟燭產(chǎn)量也上不去。
但不得不說,待等這個消息傳到工部轄下的虞部司署時,虞部的司郎周培那是目瞪口呆、滿臉蒼白。
一個時辰四千支蠟燭?冶造局這是要逼死我大魏國內(nèi)所有制作蠟燭的工坊?。?
聽聞此訊的虞部司郎周培,火急火燎地趕往了冶造局。
畢竟大魏市面上所出售的蠟燭,就屬虞部所占的市場份額最高。
因此,一旦冶造局采用新工藝瘋狂地制造蠟燭,第一個遭殃的就是虞部。(未完待續(xù)。)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