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三百一十三章:軍造署-《大魏宮廷》


    第(3/3)頁

    在此之前,誰能想到會發生這種事?

    難道兵器、鐵甲也可像那些蠟燭一樣,大規模地量產?

    想到這里,魏天子不禁有些心動。

    要知道。魏國以往將常駐軍維持在八萬左右,不像楚國似的動輒數十萬大軍。除了兵源的問題外,更主要的還是被軍備所限制,畢竟武器、鎧甲會磨損、耗損,也要更新換代,不可能叫一名士卒使用一柄武器到死。

    倒不是說兵鑄局的軍備量產不足,準確地說。應該是局部時間內的產量不足。

    打個比方說,駐軍六營的軍備每兩年一更替,可事實上,兵鑄局只有一年在鍛造武器裝備,另外一年。則是在儲備熟鐵的庫存。

    或許有人會問,為何不叫兵鑄局不間斷地鑄造武器裝備呢,如此,軍備的產量不是可以翻倍么?

    但事實上這個行不通。

    畢竟兵鑄局所打造的,是駐軍六營的軍備,是武裝大魏最精銳的軍隊所用的武器裝備,這就意味著,這些武器裝備必須是大魏目前最優質的。

    倘若前一年兵鑄局打造出來一批武器裝備,結果第二年冶造局突然又改良出了更鋒利、更堅固的武器,這豈不意味兵鑄局前一年的投入全部白費了?

    駐軍六營,誰不愿意拿更領先的武器裝備?誰愿意去領那些被淘汰的?

    雖說冶造局已經好幾年未曾對目前的武器做出改進了,但這條規矩卻未曾打破,畢竟誰也說不好冶造局會不會突然就拿出更先進的武器來。

    正是這個原因,讓兵鑄局前一年閑的要死,可第二年卻忙地幾乎要發瘋。

    可如今量造這個字眼,讓魏天子意識到冶造局可能又有了什么進展。

    不可否認這是一件好事,畢竟有時候爆發性的短期產量更加重要,比如前線爆發大規模的戰爭,需要緊急招募大量的新軍時,這一項尤其重要。

    若像兵鑄局這樣慢悠悠地鑄造武器,如果沒有武器儲備,豈不是會讓前線的戰局失利?

    但倘若冶造局果真掌握了量產武器的工藝,那就意味著,魏國不需要再額外儲藏兵器,為了應付不可預測的戰爭,而讓大批的武器堆積在兵庫生銹。

    唯一的問題是,一旦冶造局介入了軍器打造,日后它與兵鑄局的關系,恐怕就難以維持目前井水不犯河水的局面了。

    不得不說,這份奏章的確“敏感”,就連魏天子都遲遲難以做出決定。

    足足沉思了半個時辰,他這才提筆在這份奏章上做出批示:允!

    洪德十七年六月八日,為了協助兵鑄局打造那批多達十三萬的武器裝備,冶造局名下大魏軍式器械量造署緊急立署,簡稱軍造署。

    當這個消息傳遍朝中后,兵鑄局局丞李縉的面色尤其難看,因為他知道,從今以后,打造軍式武器裝備這項肥缺,冶造局勢必會介入其中與他們搶肉吃。

    可壞就壞在,趙弘潤瞧準時機設立了軍造署,偏偏兵鑄局還無法提出抗議,畢竟從名義上說,冶造局是為了幫助他們打造這批龐大的軍備,才設立的這個新署。

    而對此,兵部尚書李鬻長嘆了一口氣。

    想想也是,讓冶造局一個研發機構得到了能夠打造軍械的權限,可想而知日后兵鑄局的處境。(未完待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