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583章:趙來峪的毒計-《大魏宮廷》


    第(1/3)頁

    『叫人毀了城外的春田』,這看似沒頭沒腦的一句話,但經仔細分析后,意義就大為不同了。

    要知道,安陵是典型的農耕城縣,該城大半的收益,來自于農田的耕種,而最主要的,則是種植谷物與棉花。

    『注:真實歷史中,棉花據說是南北朝時期在邊疆種植,宋代前后傳入內地,并于明代推廣至南方。但本書是架空,是的,再對某些指責本書年代混亂的書友說一句,本書,是架空,架空架空架空(略一萬字)。』

    在魏國,谷物的種植在三月下旬至四月,而棉花則在四月初左右,因此算算時間,眼下這時節,安陵差不多該是播種的時候。

    這個時候若派人毀了城外的春田,那可真是要了安陵縣的老命了,因為一旦延誤了播種期,就意味著該年安陵縣將沒有任何收成。

    沒有任何收成,就意味著安陵城內,無論是貴族還是縣民,將沒有絲毫收益。

    若果真發生這種事,貴族尚且可以依靠家財活下去,可是那些縣民呢?要知道魏國的平民雖然生活條件遠比楚國的平民要好得多,但這并不表示他們家中藏著足夠吃用一年的銅錢與銀兩,沒有收入,就意味著要餓肚子。

    而一般當平民開始挨餓,那就離暴亂不遠了。

    暫且不論暴亂不暴亂,先來分析趙來峪的這條毒計。

    首先,當得知城外的春田被毀后,安陵縣內的平民會有怎樣的情緒?

    答案是驚恐,隨即,這份驚恐便會化作憤怒。

    而這份憤怒會施加給誰呢?

    更直白地說,安陵縣內的縣民,他們會懷疑誰呢?

    似王氏一門等城內的貴族,會被第一時間排除在嫌疑者之外,因為似王氏、趙氏等城內的貴族,他們在城外也有大量的田地,他們的損失只會比一般平民家庭大,因此,他們不會受到懷疑。

    其次,就是趙弘潤這位肅王的勢力。

    但趙弘潤貴為肅王,又是他們魏人的皇子,且以往的風評極佳,更曾被魏民譽為挽救國家的英雄,因此,他也不會被懷疑。

    那么,還有誰?安陵,還有誰可以懷疑呢?

    對的!

    還有安陵城外的五萬余難民!

    別以為當初阻擋城外五萬余難民進入安陵,這只是王郴、趙成恂等貴族子弟迫使安陵縣縣令嚴庸所為,事實上,安陵城內的平民亦不情愿那些難民涌入城內。

    理由很簡單,因為安陵雖說是大縣,但縣內人口總共也就三四萬左右而已,倘若一下子涌入五萬左右的難民,那么城內的資源自然要被難民奪走一大半。

    人心,都是存在自私的。

    只有像召陵縣,像這種經歷過楚國侵略、屠殺的縣城,當地的民眾才會拋棄私念、同仇敵愾,寧可城內人人每日只喝粥,也會將城外投奔而來的難民迎入城中,分給他們食物。

    因為那些魏民很清楚,在當遭到楚國進犯的情況下,唯有一國的同胞才會與他們并肩作戰。

    越是經常遭到外族進犯的縣城,當地的縣民就越團結。

    當然,也越排外。

    但安陵不同,當年的楚魏之戰,由于趙弘潤及時率領浚水軍趕到鄢陵戰場,以至于當時平輿君熊琥以及后來暘城君熊拓的楚軍,皆被攻到安陵就被趙弘潤與浚水軍打敗。

    可以說,安陵是有驚無險地度過了那場危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