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失敗的阻擊(二)-《大魏宮廷》
第(1/3)頁
『魏軍,居然撤地如此果斷……』
一個時辰后,當項末看到那片被魏軍點燃的樹林時,他著實有些無語。
因為據(jù)他所知,這些樹林的范圍不小,且林中植被茂密,地形復雜,是一個極好的伏擊場所。
倘若將他項末與魏軍主帥趙弘潤的位置對調(diào),想來他項末會選擇在林中布置重重陷阱,盡可能地與楚軍周旋,拖延時間,拖到齊王呂僖率領大軍趕到。
然而對面那位魏公子潤倒是好,幾乎是不做絲毫反抗,在臨走前放了一把火燒了這片林子后,直接帶著數(shù)萬魏軍向南逃跑。
這份果斷,也真是沒誰了。
『看來要殺此子,比我預想的要難吶……』
倍感遺憾的項末仔細觀察了林中的火勢,發(fā)現(xiàn)大軍想要從這片已成火海的樹林直接穿過不太現(xiàn)實,于是便下令從林子旁的路徑迂回繞行。
而在身旁,年輕的楚將俞驥亦是滿臉遺憾地將搭在劍柄上的手放了下來,目視著那片火海,憤慨地咒罵了一句:“什么肅王姬潤,膽小如鼠!”
項末看了一眼俞驥。
他知道,俞驥是希望殺魏公子姬潤與齊國的田耽,為吳沅報仇。
『這可真是世事難料啊。』
項末忍不住感慨道。
要知道,俞驥乃是他部將俞國的次子,當年項末征討吳越時,俞國攜其長子作為先鋒將,卻被當時尚且敵對的吳越悍將吳沅所誅,事后,項末便將當時才僅僅十來歲的俞驥接到身邊,好生教導。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俞驥向來與吳沅不對付,哪怕后來吳沅投奔了項末,俞驥仍就無法割舍這段仇恨。
可如今,吳沅被魏公子姬潤與齊國將領田耽聯(lián)手殺死,俞驥卻有意要給曾經(jīng)的仇人報仇雪恨,由此可見,吳沅以往的確對俞驥不薄,無論是否是為了贖罪。
想到這里,項末教導俞驥道:“俞驥,魏軍果斷向南撤離,這并非是那位魏公子潤膽小如鼠,此乃明智之舉。……正所謂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據(jù)邊倉、公羊所言,此刻魏公子潤麾下軍隊僅三萬左右,而我軍卻有五十萬,他果斷撤退,放棄已布置的種種陷阱、障礙,這叫果斷,知進退。”臨末,他反問道:“若換做是你,你會用三萬人與五十萬敵軍廝殺么?”
俞驥很想說句『我敢』來借此貶低對方,但他終歸也不是雛鳥,很清楚倘若果真那樣做了,那并非勇敢,而是愚蠢,是匹夫之勇。
可話雖如此,他心中還是有些不服氣,忍不住說道:“若是末將,即便不能力敵,亦要想辦法與敵軍周旋一二,豈會似那姬潤一般,絲毫抵御也無?”
然而聽了他的話,項末卻是搖了搖頭,糾正道:“是故,項某才要說那姬潤行事果決。……他僅三萬人,而我軍有五十萬,倘若如你所言那般行事,好比是如履薄冰,諸事順利,或可阻礙我軍半日至一日的行程;可若是事出萬一,或許就會將三萬軍隊葬送。……你權(quán)衡一下,你覺得值得冒這個險么?”
俞驥被說得啞口無言,半響后這才憤憤地說道:“上將軍何以如此夸贊那魏國公子?……說不定他根本不曾考慮過上將軍您說的這些,只是純粹想著逃跑而已。”
聽聞此言,項末呵呵笑了起來,隨即搖搖頭說道:“田耽夜襲宿縣,最后卻是魏軍把持城池。……能從田耽手中占到便宜的人,豈是那般簡單的人物?”說到這里,他正色對俞驥說道:“俞驥,項某知道你想為吳沅報仇,事實上項某亦千般萬般這樣想。……但是,莫要叫憎恨遮蔽了雙目。若你始終如此輕視你的對手,那么項某奉勸你,你還是趁早打消了為吳沅報仇的心思,免得報仇不成,反而搭上你自己的性命。……記住,想要擊敗你的對手,就要先了解他,摸透他,了解他的脾氣、嗜好、習慣……”
說到這里,他見俞驥眼眸中透露著迷茫,遂轉(zhuǎn)口淡淡說道:“好好參悟吧。……你還年輕,而那姬潤與田耽,亦年輕,你們遲早會在沙場上碰面的。”
“……”俞驥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而在他身后,一名叫做乜魚的親兵亦露出了受教之色,皺著眉頭在那沉思。
見此,項末這才滿意地暗自點點頭,再次將目光投注在那片被熊熊烈焰所吞噬的樹林。
別看他方才仿佛夸贊了趙弘潤不少,可他越是夸贊,他心中想殺此人的心便愈加的迫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