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備戰-《大魏宮廷》
第(3/3)頁
因此在這個時候,趙弘潤決定分權,授權予鄢陵軍與商水軍自行決定戰事的權利。
“屈塍、伍忌。”
“末將在。”屈塍與伍忌兩位主將抱拳應道。
“澮河南岸,遍布楚軍,此戰之危況,超乎想象。……本王希望鄢陵軍與商水軍能暫時放下成見與爭功,攜手聯合。”
“……是。”屈塍與伍忌對視一眼,雖然他點頭應下,但說實話,他們各自皆不抱什么希望。
因為鄢陵軍與商水軍雖說當年同為平暘軍,但眼下早已形同陌路,就算屈塍與伍忌愿意和解,兩軍的士卒恐怕也很難做到攜手共進。
充其量,不過是少發生些像晏墨搶功這樣的事罷了。
在此之后,趙弘潤陸陸續續又提拔了幾位將領,授予他們單獨領兵的權限,比如鄢陵軍副將晏墨,以及左洵溪、華崳、公冶勝、左丘穆等幾位三千人將。
而商水軍這邊,得到單獨領兵權限的則有呂湛、徐炯、南門遲等等。
沒辦法,澮河南岸遍地楚軍,倘若鄢陵軍與商水軍抱成一團的話,他們多半無法再將戰線往南推進。
既然如此,不如分兵,化整為零,更容易找尋楚軍的破綻。
只是這樣一來,更容易會被楚軍以壓倒性的兵力吞沒,因此更加考驗主將趨吉避兇、洞察戰況的眼力。
說白了,分兵成小股兵力,全看指揮將領的用兵才能,若是用的巧妙,屢屢攻敵不備、攻敵于必救,那么就是一支奇兵;反之,就只是無謂的分兵,自損兵力而已。
因此,這樣做最考驗的,就是主帥趙弘潤與屈塍、伍忌他們兩人的調度能力,以及晏墨等單獨領兵的將領的臨場發揮。
倘若這三者只要有一環出現問題,那么,魏軍就會遭到嚴重打擊。
正因為如此,趙弘潤其實并不想做這種安排,但是沒辦法,他手中的兵力不足,倘若不這樣安排,他們魏軍在突破澮河后,甚至無法在澮河南岸站穩腳跟。
“記住,前期以騷擾楚軍行動、削弱楚軍力量為主。……謹記『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這十六個字,在本王下令總攻之前,我軍不立營寨,不與楚軍正面交鋒,不暴露在敵軍眼皮底下……”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趙弘潤仔細向麾下將領講解『游擊戰』的戰術,他并不強求這些將領能立馬掌握,只要他們在心中牢記。
“若是有人認為我軍『慫』,不必理會,你等只要記住兩點:第一,打贏這場仗;第二,活下來。”
“是!”
諸將在面面相覷后,抱拳應道。(未完待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