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沖突(二)-《大魏宮廷》
第(1/3)頁
我叫安配,乃大魏安城安氏的后人。
根據族譜記載,在幾百年前,我安氏那可是安城的名門望族,甚至于在當時的梁國也排的上名,并且家族居住的這座城池,也是以我安家命名的,這個稱呼一直沿用到如今。
遺憾的是,就像天底下大多數世族那樣,我安家在這數百年里,逐漸也衰敗了。
這其中有兵禍的原因,畢竟據族譜記載,我安家曾經歷『魏國滅梁之戰』、『魏衛交兵』,有好些位先人直接或間接地死在那幾場浩劫中。
當然了,這些數百年前的恩恩怨怨,先祖們早就釋懷了。
可能最開始的時候,我安氏先祖是很驚恐的,畢竟當年那些自稱趙氏魏人的虎狼之士,駕馭著戰車、統帥著后來赫赫有名的大魏武卒,從如今稱之為三川郡的西夷殺出來時,整個梁國都為之驚恐。
因為對于當時作為中原國家的梁國而言,那時的趙氏魏人,只不過是居住在三川的西夷,蠻夷之人。
后來,趙氏魏人滅了梁國,他們并沒有像當時其他的異族那樣在梁國燒殺搶掠,他們在這里定居下來,安撫梁國的后人,學習梁國的文化,以至于若干年后,我安氏的先祖們也逐漸認可了趙氏魏人對這片土地的統治,甚至于,也逐漸成了一名魏人。
這些都是老歷了,不提也罷。
總之,后來我安氏就登上了大魏趙氏的戰車。
而相比較這些兵禍,真正使我安氏開始衰敗的,還是因為先祖們憊懶的緣故——雖然這么說大逆不道,但事實的確如此。
總而言之,我安氏衰敗了,從當初大魏安城的名門望族,淪落到后來只有一座占地十幾畝的祖宅,外加城外幾百畝的田地,僅剩如此。
我絕對沒有炫耀的意思,因為這點家產可能會使一般的平民滿足,但是對于作為安氏后人的我來說,卻是恥辱,卻是悲嘆。
家到中落的我安氏,人丁也不旺,我這一輩,只有我與我的兄長安圖。
別看家里還有些田地,可實際上,在家父這一輩時,我安氏在安城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作為曾經的名門望族之后,如今處境著實尷尬,雖說憑著家父曾經的關系,兄長與我娶了城中李氏老爺的一対女兒,但妻族的那些親戚,看我們兄弟的眼神總帶著幾分偏見。
說到底,無非就是一個字:錢!
李老爺,不對,應該是岳丈大人,那是一位重情重義的人,不顧其家人的勸阻,將女兒許配于我兄弟二人,我兄弟二人很是感激,可岳丈大人的那些親戚,嘖!想到就心煩。
因為這件事,我兄弟二人一直在思索著如何興旺我安氏。
終于,在去年年初,機會來了,我大魏的肅王殿下出兵征服了三川,隨后我大魏與三川建立了穩固的貿易——貿易這個詞,據說就是那位肅王殿下提出來的,其實就是交易的意思。
當時我與兄長合計了一下,都覺得這個機會不可錯過,于是咬咬牙狠狠心,將祖祖輩輩留下來的那數百畝田地都賣了,又找岳丈大人借了一筆錢,前往了三川。
三川郡雒城,那可真是個好地方,那些羱族的少女……咳,這不是重點,總之,我們兄弟二人往返了幾趟三川,賺了數倍的錢,非但還上了欠岳丈大人的錢,賣當初賣掉的田地又買了回來,居然還剩下許多。
當然了,那時候之所以賺得多,那是因為肅王殿下拒絕我大魏國內那些大貴族前往三川,雖然不知具體是為了什么,但那些大貴族、大富豪的商隊無法進出成皋關,這對于咱們兄弟這些小商隊而言,簡直就是千載難逢的發財機會。
后來,隨著肅王殿下向國內那些大貴族妥協,大批的貴族商隊進出三川,這錢就難掙了,我不知聽說過有多少平民商人被擊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