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章:東雍之爭(四)-《大魏宮廷》
第(2/3)頁
聽了宗衛長張驁的勸告,趙弘宣也不氣惱,正色說道:“當初我哥憑兩萬余浚水軍、一萬鄢陵軍(后召陵軍),降服五萬平暘軍,那五萬人皆楚人出身,且又是暘城君熊拓麾下的降卒,這才叫不好把握……北一軍雖人員復雜,但他們終究不敢反叛,如今太子殿下支持我,只要我整頓軍紀,使令行禁止,不管那些人的背后是誰,慢慢地亦可將軍權收攏……”
其實趙弘宣心里也清楚,他北一軍的構成以及背景,極其復雜,這里充斥著東宮黨、雍王黨、襄王黨的人,但他并沒有針對哪一方勢力的意思,倘若硬要說他準備針對誰,那么,就是針對那些不服從帥令的人,不管對方是東宮黨、雍王黨還是襄王黨。
張驁欲言又止。
他有心想提醒自家殿下:就算太子趙弘禮支持您,未見得東宮黨就會服從您,更何況雍王黨與襄王黨。
不過轉念想想,張驁覺得這樣倒也不錯,反正在他看來,似自家殿下這般強硬地準備整頓北一軍,勢必會受到北一軍內部的排擠。倘若排擠地厲害,說不定自家殿下也會像太子趙弘禮那樣心灰意冷,對北一軍感到失望。
而如此一來,他就可以勸說自家殿下離開北一軍,重新組建一支軍隊——有肅王趙弘潤這個親哥哥在,桓王趙弘宣想重新籌建一支完全聽命于他的軍隊,不要太輕松。裝備、軍餉,這都不成問題。
當然了,這是最后的退路,倘若自家殿下果真能掌握北一軍,那就更好了。
在張驁看來,若是自家殿下能做到這一點,相信魏天子與朝廷都會對自家殿下另眼相看,畢竟完全掌握北一軍,這個難度可不小。
想到這里,張驁沉聲說道:“倘若殿下您執意如此,那么,希望殿下暫時放下仁慈,肅王殿下曾說過,一支軍隊就只能有一個聲音。既然太子殿下支持殿下您擔任北一軍的主帥,那么這支軍隊,就只能存在殿下您的聲音……不從者,或逐、或殺,以凌厲之勢,震懾余眾!”
聽了張驁的話,本來信心十足的趙弘宣不禁有些忐忑。
因為他北一軍,有私心的人實在太多了,若真像張驁所說的那樣去做,那真不知要殺多少人。
想了想,趙弘宣覺得還是應該先與太子趙弘禮打聲招呼,至少先讓王氏一族的人站在他這邊,否則,若是連王氏一族都不愿意認可他,那他這個主帥,充其量不過是個傀儡而已。
次日清晨,頗有些患得患失的桓王趙弘宣,在其桓王府用過早飯,便與眾宗衛們前往了皇宮。
他先去了凝香宮,像母親沈淑妃請安并且請罪,畢竟他昨日沒有與他哥哥趙弘潤一同前往凝香宮。
果不其然,沈淑妃對昨日之事非常不滿,好在趙弘潤昨日并沒有透露什么原因,否則,趙弘宣還真不知該如何解釋。
總而言之,一番好言相哄,又答應了種種『日后會多到凝香宮陪伴母妃』的條件后,趙弘宣總算是化險為夷,一頭冷汗地離開了凝香宮。
離開凝香宮后,趙弘宣便徑直前往東宮,準備對太子趙弘禮講述一下對北一軍改制整頓的計劃。
在東宮的偏廳內,趙弘宣仔細向東宮太子趙弘禮講述了他的主張,但不知為何,太子趙弘禮顯得有些魂不守舍,雖然不時地點頭,偶爾還來句“嗯嗯”,但怎么看都不像是聽進去了的樣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