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章:風暴-《大魏宮廷》
第(2/3)頁
畢竟當時是東宮太子趙弘禮執掌北一軍主帥的職務,如此,東宮黨豈會不趁機對付雍王黨、襄王黨?
隨后,慶王弘信亦出面,彈劾北一軍侵占『北三軍』的功勛。
要知道,北三軍的主將乃是天水魏氏的姜鄙,而天水魏氏以及南梁王趙元佐,早在前一陣便已亮明旗幟支持皇五子慶王趙弘信,因此,北一軍侵占姜鄙的功勛,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損害了慶王趙弘信的利益。
雖說當初姜鄙不想得罪背景深厚的北一軍以及北一軍的主帥,東宮太子趙弘禮,但慶王趙弘信可不怕得罪后者。
而繼慶王趙弘信之后,襄王趙弘璟以及肅王趙弘潤,皆出面彈劾北一軍。
襄王趙弘璟指責北一軍監守自盜,嫁禍友軍,而肅王趙弘潤則彈劾北一軍濫殺韓國無辜百姓,辱沒軍隊二字,自毀魏軍的名聲。
甚至于在最終,趙弘潤還說了一句讓宣政殿鴉雀無聲的話:“……似這等暴徒惡寇,豈配稱之為是我大魏的軍士?兒臣恥于與其為伍!”
說實話,在趙弘潤掌兵之前,魏軍的名聲其實也沒有好到哪里去,就比如碭山軍,這支軍隊的大將軍司馬安在初次協助趙弘潤攻打三川郡的羯角部落時,就曾毫不猶豫屠殺了幾支并沒有參與到雙方戰爭當中的羝族部落。
但是在趙弘潤掌兵的近幾年,這位肅王殿下一直致力于提高魏軍在天下的正面形象,嚴禁搶掠平民、屠殺無辜,以至于論這方面的軍紀,商水軍與鄢陵軍堪稱是最模范的軍隊。
而這么做的好處就在于,趙弘潤后來協助齊王呂僖討伐楚國時,就輕易地從楚國拐走了百萬余楚國的平民,硬生生讓魏國的國民人口提高了近兩成。
而在這件事后,兵部便將『禁止屠殺他國平民』列入了軍紀規章,發給國內的軍隊。
但遺憾的是,北一軍并沒有當回事。
當日整個早朝,仿佛皆是雍王弘譽、襄王弘璟、慶王弘信、肅王弘潤等人聯名彈劾北一軍的聲音。
事實上宣政殿內的眾人都心知肚明,盡管這幾位彈劾的是北一軍與東宮黨中的敗類,可只要這些罪證被落實,那么,最后擔負責任的人,還得是東宮太子趙弘禮。
誰讓東宮太子趙弘禮沒有管教好手底下的人呢?這就是『御下』!
連自己手底下的人都管教不好,談何治理國家?
當日早朝,魏天子并沒有明確作出對東宮太子的處罰,但是這件事,卻在僅僅半日工夫便傳遍了整個大梁。
四位皇子聯名彈劾北一軍,彈劾東宮,可想而知這是一場怎樣的風暴。
要知道,這四位皇子可不是像熙王趙弘殷、桓王趙弘宣這樣暫時還籍籍無名的皇子,雍王、襄王、慶王,皆是在大梁有諸多名望的人,更別說肅王。
這四方勢力擰成一股,那強大的輿論,縱使是東宮黨一系的貴族們咬著牙死撐著,也招架不住。
幾日后,這場風暴刮得更加兇猛,先是仍駐守在河東郡山陽縣的燕王趙弘疆上奏朝廷,直言彈劾東宮無能,隨后,又有北一軍、北二軍、北三軍中的『不知名知情人士』,爆出北一軍在北疆戰役期間的種種丑惡行徑。
搶掠河東郡無辜韓人平民的財物與余糧,肆意屠殺當地民眾、**女子、割下無辜韓人平民的首級謊報軍功,當這一例例丑聞在大梁傳開后,整個大梁的魏民都感到震驚。
因為記得最早的時候,王氏一族等東宮黨的貴族勢力,不遺余力地吹捧東宮,贊美東宮在北疆的種種英明決斷,可如今,諸多的知情人士紛紛爆料出來,曲沃、臨汾、新田、脛城、唐縣等地,根本就不是東宮或北一軍收復的失地,那是北三軍的統帥姜鄙將軍打下來的,是東宮以及北一軍厚顏無恥地搶奪了北三軍的功勛。
而擊退了侵犯河東軍西部的秦國軍隊,那也是東宮與北一軍厚顏無恥、自吹自擂:秦軍之所以撤退,那是因為秦國有一支二十萬人的軍隊,在三川郡的函谷,被肅王趙弘潤所率領的軍隊擊潰,全軍覆沒。
這種種言論席卷了整個大梁,使大梁的軍民終于明白了北一軍在北疆所作出的貢獻:那就是沒有貢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