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章:深入-《大魏宮廷》
第(1/3)頁
『PS:在這除夕迎春夜里,作者祝廣大書友身體健康、闔家幸福、親朋和睦、心想事成,還有,每日都能享有樂觀向上的好心情。』
————以下正文————
十月初七,趙弘潤率麾下肅王軍跨越皮牢關(guān)。
此時,猗山山上的大火已經(jīng)熄滅,曾經(jīng)郁郁蔥蔥的山林,此刻早已毀之一炬,以至于從遠處看,猗山兩處山頭焦黑,就仿佛丑陋的瘡疤一般,讓人看了以后感覺很是不舒服。
不得不說,縱火燒山這種事,一般還是少做為妙,因為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此番趙弘潤一把火燒掉了整座猗山,這意味著未來幾年甚至十幾年里,像唐縣這種地處于猗山附近的縣城,或者是坐落在這附近的山村,這些當?shù)鼐用竦娜兆泳筒粫敲春眠^了。
因此,趙弘潤尋思著,是不是想辦法將居住在這一帶的韓民遷到臨汾。
不可否認這是個不錯的主意,畢竟臨汾是河東郡西部屈指可數(shù)的幾個大城,容納些許韓民并不在話下。
可問題就在于,由于北一軍在前一次北疆戰(zhàn)役時期,在這片土地上做出的種種丑惡的暴行,以至于當?shù)氐捻n民對魏軍的印象極其惡劣,基本上都是拒絕搬至臨汾去居住。
因此,趙弘潤能做的唯有給當?shù)氐捻n民預(yù)留一些糧食,避免發(fā)生寒冬降臨時餓殍遍野的事情發(fā)生。
在穿過皮牢關(guān)的時候,趙弘潤四下打量這座關(guān)隘,確切地說,應(yīng)該是關(guān)隘的廢墟——由于魏軍此番動用了石油這等戰(zhàn)略武器,以至于一座堅固的石砌關(guān)隘,被大火燒成一片廢墟。
在河東郡與上黨郡皆頗有名氣的皮牢關(guān),從此不復(fù)存在。
對此,趙弘潤唏噓不已。
他不知道頻繁將石油作為戰(zhàn)略級武器投入戰(zhàn)場,這究竟是對還是錯。
從有利的一面考慮,石油的威力簡直就是摧枯拉朽,強如皮牢關(guān)這等易守難攻的關(guān)隘,在用石油作為助燃物的火勢面前也只能黯然敗退,因為那根本不是人力所能遏制的,屬于是天災(zāi)的范疇。
但反過來的說,石油這種東西的危害也很大。
首先,它的污染很嚴重,若沒有燃燒完全,石油產(chǎn)生的油膜便會侵蝕土壤;哪怕是燃燒完全,這一帶的土壤也會出現(xiàn)鹽堿化。
在三川郡的河南城,也就是原羯角部落的部落營地,當初趙弘潤用龐大數(shù)量的石油,燒毀了這座城池,震驚了整個三川,使得諸多三川部落心驚膽顫,不敢與魏國為敵。
可直到如今,在足足過了兩三年后,那片土地依舊是一片寸草不生的焦土,只能偶爾瞧見幾株頑強的雜草在那片土地生長,根本不像是遍地碧綠草地的草原地帶。
而除了對環(huán)境的影響外,頻繁使用石油也會泄露這種黑油的存在,若是被魏國的敵人得知了這種黑水的存在,以至于日后將其投入到針對魏國的戰(zhàn)場上,趙弘潤就感覺一陣憂心。
要知道,石油可不是只有在黔地才存在,最起碼在趙弘潤攻打楚國的時候,路過一座被當?shù)胤Q之為『烈山』的山丘,他就知道那座會時不時在雷雨天氣中劇烈燃燒的山丘,山體下很有可能就蘊藏著豐富的石油。
平心而論,投石車與石油桶彈的組合,趙弘潤其實并不滿意這種戰(zhàn)略武器。
別看石油燃燒時的威力極其巨大,但實際上,想想也知道用木桶來裝運的石油,事實上根本制造不了多大的火勢,除非像魏軍當初焚燒河南城那樣,不計代價地投入。
在趙弘潤看來,這種由石油造成的火勢,它更多的是震懾力,讓敵軍對此心生恐懼,至于殺傷力,只要敵軍將領(lǐng)弄清楚石油的性質(zhì),別傻傻地讓士卒用水去滅火,而是趁早遠離,事實上石油引燃后造成的火勢,它充其量只能燒毀一些防御設(shè)施,無法造成大批量的敵軍人員傷亡。
說白了,用石油制造滔天大火,遂看似恍如天災(zāi),可實際上,殺死敵軍的效率遠遠不如魏國連弩與魯國的弩匣。
試想在『函谷一役』,魏軍用各種強弩在短短兩個時辰內(nèi)殺死了數(shù)萬秦兵,而這回用石油助燃焚燒皮牢關(guān),韓軍才損失多少兵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