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章:聲東擊西-《大魏宮廷》
第(2/3)頁
『必須想個辦法,使韓軍的步兵與騎兵分離……』
沉思了片刻,趙弘潤轉頭望向魏丘的南方。
魏丘的南方,在目測約十幾里地外,隱約亦有一片山嶺,那片山嶺可要比魏丘大地多,根據地圖上的標注,那是『犢牛山』,一片形狀呈臥牛般的山嶺。
至于為何不叫伏牛山,那是因為這片山嶺已非常靠近太行山山系的南部,若是登高眺望,『犢牛山』就仿佛是太行山南側山系中,一頭處于保護的牛犢,因此才有了這個名稱。
至于趙弘潤為何比較在意那座『犢牛山』,那是因為在那片犢牛山的南側,坐落有天門關的后防糧倉——高都。
事實上,在犢牛山那一帶,有兩座高都,舊城地處犢牛山的東側,即整個犢牛山山體東側大概三十幾外的一片叫做『嶺西』的山嶺上,為何明明是山嶺卻叫做嶺西,那是因為那片山嶺東靠上黨郡最大山系,即筆直縱深長達六七十里地的太行山。『注:整個太行山像一個「3」,泫氏、高都、高狼都在下面那個彎范圍內。』
因此顧名思義,嶺西即是太行山西側那條狹長的附屬山系,也算是整個太行山的西側外圍。
曾幾何時,魏人在犢牛山筆直往東的嶺西山嶺上,建造了一座城,守衛著『犢牛—高都盆地』。不過在韓軍占領天門關后,高都舊城幾乎被廢棄,韓人將新城轉移到了犢牛山的南部,在那堆積糧草,用于兵出天門關的戰事。
順便提及,當年魏國四皇子燕王趙弘疆,冒險橫穿太行山小徑,窺探到天門關背后的盆地上,建造有連綿不絕的十萬騎兵的營寨,這些營寨,就駐扎在高都盆地。
若是有機會的話,趙弘潤并不介意偷襲那座新的高都,畢竟對于整個戰略而言,高都的戰略意義,遠比高狼大得多,高都關乎整個天門關的防守,若是這個后防糧倉重城遭到襲擊,天門關勢必岌岌可危。
不過想想也知道,魏軍偷襲高都并不現實,因為魏丘離犢牛山約有十幾里的間距,這可是一片平坦的荒野,倘若魏軍貿貿然向犢牛山出兵,那么當韓國騎兵趕來追擊時,魏軍將無險可守,被擊潰在這片平坦地形上。
因此唯一的路徑,就是從東邊的『嶺西』繞過去,但是這條路由于需要在太行山的外圍山嶺中穿行,因此,行軍速度可想而知,或許需要十天半月,魏軍才能偷襲高都。
當然了,魏軍也可以選擇走高都盆地這條平坦的大路,這樣的話,可能只需要兩三天工夫,但是這條路的隱蔽程度遠遠不如前一條,容易被高都的守軍提前偵查到。
但是,這條路的選擇性更大,因為太行山的范圍是在太寬廣了,倘若趙弘潤麾下近兩萬魏軍有辦法遁入太行山,別說靳黈、暴鳶、馮颋此刻近五六萬軍隊,就算是五十萬、五百萬,都不太可能在整個太行山山系中找到趙弘潤的軍隊。
雖說太行山中猛獸眾多,但相信在近兩萬魏兵面前,那些猛獸充其量也只是食物而已。
『但愿暴鳶、靳黈、馮颋三人亦這樣認為……』
瞇了瞇眼睛,趙弘潤暗自打定了主意。
當日下午,駐守在魏丘西南山腳的魏軍出現了異動,干賁、佘離兩名魏將率領數千魏卒,沿著那條不知名的河流,在綿長的東岸開始設置防御,將一座座拒鹿角埋入泥土,沿著打造一條防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