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章:局勢(二)-《大魏宮廷》
第(2/3)頁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待進入五月份后,魏軍的攻勢驟然變得更為猛烈,不單單是肅王軍,就連河東郡東部其余三支魏兵,魏武軍、山陽軍、北一軍,亦逐漸開始活躍于邯鄲戰(zhàn)場。
首先是大將軍韶虎,這位前代皇五子、禹王趙元佲身邊的宗衛(wèi)長,在兩次北疆戰(zhàn)役中充當了將近一年的輔佐角色,一直以來都負責援護北疆戰(zhàn)場上的各路魏軍。
但此時此刻,這位韶虎大將軍終于展現(xiàn)出他的手腕,以雷霆之勢攻打臨慮,殺敗臨慮守將司馬尚。
期間,馮颋與靳黈這兩位北原十豪見臨慮情況危急,遂想出一條計策,欲迂回偷襲魏軍的據(jù)點修武縣。
豈料,北一軍軍師參將周昪看破了韓軍的企圖,于半道設下埋伏,成功地伏擊了馮颋率領的奇襲軍隊。
而靳黈率領的軍隊,亦被燕王趙弘疆的山陽軍擊敗。
最終,臨慮城被韶虎大將軍的魏武軍攻克,臨慮守將司馬尚唯有率兵撤向北方,遁入太行山。
他原本準備撤到『中牟』,在中牟重整旗鼓,可沒想到,待等司馬尚率軍抵達中牟,中牟城上卻飄揚著『商水軍』的旗幟——這座城池,早已被商水魏軍攻克了。
『怎么會這樣?』
司馬尚簡直不能理解,畢竟在他的推測中,魏公子潤的軍隊應該還在淇關、淇縣一帶才對,難道這么快,淇關、淇縣就接連告破?
前路被堵,后路又有魏武軍追擊,司馬尚無計可施,唯有遁入太行山,藏匿行蹤。
在得到了這個消息后,大將軍韶虎也就放棄了追擊司馬尚的念頭,畢竟太行山區(qū)的面積實在太大了,天曉得司馬尚逃到哪里去了?與其大費周章地苦苦追擊司馬尚的臨慮韓軍,韶虎認為還不如順勢向邯鄲進兵。
因為韶虎已得到戰(zhàn)報,得知某位肅王殿下麾下的軍隊在四月份簡直是如有神助,接連攻克韓國數(shù)座城池,縱使是韶虎亦不由地喜上心頭,情不自禁地發(fā)出心中的感慨:有幸遣趙潤為將,吾畢生無憾。
言下之意是說,有幸得到肅王趙弘潤這等統(tǒng)帥之才在麾下聽用,韶虎自認為自己這輩子已沒有憾事——這是足以吹噓一輩子的事!
畢竟以肅王趙弘潤今時今日的地位,能讓他屈居『總軍副將』之職的人可不多,縱觀整個魏國,也沒有幾個人。
此后,韶虎進駐中牟,從商水軍的留守軍隊手中接管了這座城池的城防,將中牟作為『第二階段戰(zhàn)略』的據(jù)點。
期間,韶虎親筆寫了四道委任書。
第一道,他派人送給身處于上黨郡的南梁王趙元佐,命他順勢攻打壺關,畢竟『中牟』與『毛城』皆落入魏軍手中,壺關韓軍的歸路已被截斷,此時不取壺關,更待何時?!
而第二道委任書,則是派人交給率軍處于戰(zhàn)場最前沿的肅王趙弘潤——這與其說是委任書,倒不如說是嘉獎書,畢竟對于肅王軍在四月份的杰出表現(xiàn),韶虎感覺自己已找不出什么詞匯來褒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