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9章:六月大戰開幕(二)-《大魏宮廷》
第(3/3)頁
之所以孫叔軻抵擋不住武安韓軍的進攻,緊急向邯鄲求援,就是因為太原守廉駁親自上陣進攻高墻,用他那柄仿佛狼牙棒仿佛長柄刀的怪兵器,殺死了好幾位鄢陵軍旗下的千人將,以一副萬夫莫敵的架勢,唬地高墻一帶鄢陵軍兵將們膽戰心驚。
以至于趙弘潤派往高墻的援軍還未抵達,孫叔軻便在廉駁手中吃了敗仗,丟掉了高墻。
沒辦法,韓軍中武罡車極大地限制了魏軍弩兵的戰力,使得廉駁這等猛將一旦殺到高墻附近,已經是魏軍無法抵擋的局面。
更可惡的是,廉駁還偏偏專挑魏軍士官與將官殺,負責指揮的魏軍士官、將官一死,尋常魏兵自然大亂,哪里還抵擋得住。
當日傍晚,繼受到孫叔軻求援的訊息后,趙弘潤又收到了關于孫叔軻兵敗撤退的消息。
對此他并不意外,因為那堵高墻的長度實在太短了,以至于韓軍能夠很輕易地繞到高墻背后,倘若那堵高墻長達二、三十里,你讓韓軍繞后迂回看看?
更別說攻打高墻的還是太原守廉駁,這可是一位曾經在太原郡晉陽縣打敗了魏將姜鄙的韓國猛將,而孫叔軻只是一位強于統率指揮的將軍,沒辦法像廉駁那樣親自上陣鼓舞士氣,更別提擊敗廉駁。
因此,趙弘潤也沒有怪罪孫叔軻的意思,只是派人請來大將軍韶虎,與他商議出兵一事。
次日,也就是六月二十五日,趙弘潤與大將軍韶虎分別率領肅王軍與魏武軍,準備對韓軍用兵。
其實,魏軍也可以選擇守衛邯鄲,靜等武安韓軍進攻邯鄲。
畢竟邯鄲擁有堅固的城墻,借助城墻防御,魏軍的勝算應該會更高。
但問題是,邯鄲乃是韓國的王都,天曉得眼下看似平靜的邯鄲城,城內究竟有多少人伺機準備著給魏軍致命一擊——萬一這些人在武安韓軍強攻邯鄲的時候跳出來,在城內放火騷擾,攪亂局勢,搞不好魏軍會在守城戰中戰敗,葬送掉先前的所有優勢。
因此,還不如硬氣些,直接出城應戰,這樣也能彰顯出魏軍的氣勢——畢竟趙弘潤先前的種種造勢,可是要占據邯鄲,與韓國不死不休的,豈能自滅威風地退守邯鄲城,這樣豈不是顯得怕了武安韓軍?
正因為這種種原因,趙弘潤選擇與魏武軍共同出戰,他要通過這場仗,或者狂妄點說,通過這場勝仗,打斷武安韓軍的反撲之勢,迫使其低下頭顱,向他魏國求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