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章:變故(二)-《大魏宮廷》
第(3/3)頁
趙弘潤甚至聽說,齊王呂僖的父親齊王呂諸在位時,曾與韓國交惡,兩國爆發(fā)戰(zhàn)爭。可當齊王呂諸聽說韓國的北燕郡遭到東胡的侵犯時,他就立馬就停止對韓國的進攻,并發(fā)書催促韓軍北上拒敵。
而之后,在韓國擊退東胡前,齊國對韓國秋毫無犯。
這足以證明,在面對外族時,中原各國的態(tài)度是一致的。
這些事,趙弘潤不是不清楚,只不過,他可沒有像齊王呂諸那樣高尚的操守,不從韓國這邊狠刮點東西回去,如何彌補他魏國在這場戰(zhàn)役中所投入的巨大人力物力。
而他適時地露出沉默的神色,也只不過是給予趙卓進一步勸說他的機會,或者說白了,給韓國用實際利益“收買”他大義退兵的機會而已。
果然,見趙弘潤面露猶豫之色,趙卓趁熱打鐵,引用先賢之言,舉了眾多例子來勸說趙弘潤,總算是讓趙弘潤“迷途知返”,放棄親戎狄而伐韓國的打算。
“尊使的話說動了本王,可……豈能如此輕易就將邯鄲交還?這讓本王如何向國內(nèi)朝廷、我魏人子民交代?”故作懊惱地看向趙卓,趙弘潤微怒道:“戎狄犯你國邊境,又不是本王教唆!”
于是趙卓就懂了,在他看來,眼前這位魏公子潤應該是被他勸服了,愿意終止魏韓交兵,并且將邯鄲還給他韓國,但是呢,這位魏公子潤又不甘心如此就這么善罷甘休。
畢竟趙卓也明白,他韓國近幾十年來,對魏國的確是過多逼迫,每每想打就打,也難怪這位公子潤心中不忿。
但是這容易解決,只要給足補償,化解了這位魏公子潤心中的怨氣,魏兵自然退卻。
至于要付出怎樣的代價才能勸得這位魏公子潤退兵,那就不是他趙卓的任務了,釐侯韓武自會親自與這位魏公子潤交涉,他趙卓只要確保這位魏公子潤愿意與韓國言和,他的任務就達成了。
想到這里,趙卓對趙弘潤說道:“事不宜遲,在下即可回武安,向釐侯稟告此事,相信釐侯定會給潤公子一個滿意的答復。”
聽聞此言,趙弘潤本欲點頭,但忽然眼角余光瞥見庭院里眾多的鳥籠,心中微微一動。
在略一思忖后,趙弘潤故意板下臉說道:“為何是貴國的釐侯與本王交涉?難道本王不配與韓王當面洽談此事么?”
趙卓聞言愣住了。
天見可憐,如今他韓國,誰還敢小瞧眼前這位魏公子潤,可問題是,他韓國的王『韓王然』只是一介傀儡啊,如何做得了主?
因此,他隱晦地說道:“潤公子不知,在這件事上,釐侯比大王……唔,更合適。”
豈料趙弘潤搖了搖頭,故作不知地正色說道:“名不正則言不順,此事關(guān)系重大,當由韓王出面!”
“這……”
看著趙弘潤堅持的樣子,趙卓難以反駁,索性就帶著這個消息返回武安,讓武安自行商定。
反正他的任務已經(jīng)完成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