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7章:震驚大梁(二)-《大魏宮廷》
第(3/3)頁
但即便是獲利最大的戶部尚書李粱,此番亦不支持與韓國開戰,原因就在于,因為當年『魏韓上黨戰役』的慘敗,使得魏人在韓國面前天然弱勢。
也正是因為這個道理,當初在趙弘潤初次出征時極力支持討伐楚國的禮部尚書杜宥,這次亦站在了主和的這邊,聯合朝中其余臣子,曾多次聯名上書,勸阻魏天子一意孤行縱容北疆諸軍討伐韓國。
可讓所有朝臣都大感驚愕的是,此戰他魏國居然贏了。
這里所說的贏,可不是指前一陣子肅王趙弘潤夜襲奪取了韓國的王都邯鄲。
事實上在得知這件事后,魏國朝臣反而驚慌失措,因為他們知道,韓國仍有好幾支強大的邊軍駐守在韓國的邊境,而如今肅王趙弘潤攻克了王都邯鄲,相信韓人必定會請調那幾支邊軍。
因此,本著『事已至此多說無用』的想法,朝中的主和派亦只能鼎力支持北疆諸軍。
可想到,不到半個月,韓國居然承認戰敗了,這讓朝中諸多大臣們又驚又喜。
八月初十,垂拱殿正式傳旨通告全城,將『北疆戰事以魏勝而終』的結果告訴了城內的臣民。
在證實了這件事后,大梁臣民在震驚之余,再次沸騰起來。
要知道,這次『魏韓交鋒』對魏人的意義非常大,因為這承寄著魏人渴望洗刷當年戰敗上黨戰役慘敗、初代魏武軍全軍覆沒的恥辱的期盼,關系著魏人能否從此擺設對于韓人的恐懼,能否在韓人面前挺直脊梁。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當這個消息迅速被傳開后,魏國國內那些曾經有祖上戰死于上黨戰役的軍戶、武家,縱使如今家業已日益蕭條,仍不惜籌錢設宴宴請賓朋,慶賀此戰的勝利。
尤其是大梁,北疆大捷,直接導致大梁市集的雞鴨魚肉,價格比以往漲了三成,可即便如此仍供不應求,以至于朝廷為了穩定物價,只能暗中插手干涉。
正如魏天子所猜測的那樣,御史監果然上奏彈劾肅王趙弘潤暨越,畢竟與韓國王室談判簽署和約這種事,應該由禮部來主持,趙弘潤雖貴為皇子,但本質上仍然是前線的將帥,實在不應當貿然與韓國議和,哪怕你裝裝樣子請示一下國內呀。
只可惜,在舉國歡慶的氛圍下,誰會去在意這份由御史彈劾肅王的奏疏?
因此,這份彈劾的奏疏很快就沒埋沒了,連一絲漣漪都沒能蕩起,甚至于,或許御史大夫們也早有預料,以至于遞上奏疏后,見垂拱殿沒有反應,提都不提此事——反正他們這些言官已經上奏彈劾了此事,至于如何處置,那就是天子與監國雍王的事了。
值得一提的是,趙弘潤有件事猜錯了。
他原以為國內貴族并不會滿意他此番與韓國簽署的和議,但事實上,在他的影響下,魏國貴族們的眼界逐漸開闊,以至于韓國出兵河西這件事還完全沒有頭緒,便已有不少貴族勢力死盯著『河西令』或『河西守』這個位置。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