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PS:待會五點出門去消老爸的違章扣分,沒辦法只能早起,.』 ————以下正文———— 在會試正在進行的同時,今年的會試考題,亦送到了垂拱殿。 而魏天子,亦難得出現在垂拱殿,與雍王弘譽以及三位中書大臣,共同觀摩那份『乙卷』——因為由禮部草擬的『甲卷』,其實早在三月份時就已送到魏天子這邊讓魏天子過目了,但是由某位肅王殿下草擬的『乙卷』,魏天子還是第一回看到。 對此,趙弘潤的理由相當充分:為了保證試題不泄露。 對于兒子的這個解釋,魏天子也沒啥可在意的,畢竟這個兒子逐漸長大,已變得越來越可靠,雖然性格上有時仍有些惡劣,但總得來說,已稱得上是一位有擔當的男兒漢。 因此,既然魏天子任命趙弘潤為主考官,也就不去擔心這個兒子會將考題搞砸——反正再不濟還有禮部草擬的甲卷嘛。 但不管怎樣,對于趙弘潤心血來潮弄出來的考題,縱使是魏天子也是頗感興趣的,于是,他本著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想法,帶著試題來到了垂拱殿,讓雍王弘譽與藺玉陽、虞子啟、馮玉三位中書大臣一同探討。 結果一看之下,『乙卷』的難度與刁鉆,簡直讓這幾位大吃一驚。 “選擇了乙卷的考子恐怕……” 中書令藺玉陽看著手中的試題苦笑連連,他很想說『覆沒大半』這個詞,因為乙卷上有些題目,就連他都感覺難以解答。 不過,中書左丞虞子啟倒不這么認為,在他看來,選擇『乙卷』的考子發覺試題過于困難后,自然會改答『甲卷』,畢竟那些考子誰也不會拿自己未來的仕途開玩笑,而仍舊堅持選擇乙卷答題的考子,十有**是對自身信心百倍的飽學之士。 然而有一點他必須承認:縱使是對自身信心百倍的飽學之士,在選擇答題乙卷的情況下,多半也考不了高分,實在是這些題目太過于困難、太過于刁鉆了。 “咦,這是什么?……加分題?” 這時,中書右丞馮玉注意到乙卷最后一頁上備注有『加分題』這一欄目,心中出于好奇,遂仔細觀瞧。 「有若干只雞與羊關在同在一個籠子里,數頭二十八,數腳八十八,問:籠中各有多少只雞和羊?」 對于這道題,魏天子、雍王弘譽以及三位中書大臣并不陌生,畢竟這道題是《算經》里典型的類似『雞兔同籠』的算學題。 因此,在一番默算之后,幾人都分別都算出了一致的答案。 而第二題就相對刁鉆了。 「有一間客棧,在三月末時住有客人若干,四月初一有十九名客人辭房離開,四月初二又有十七名客人入住,已得知客棧內共有六十三名客人,問:三月末時客棧內的客人有幾人。」 在經過快速的默算后,中書左丞虞子啟快速地報出了一個數字。 然而,馮玉在看了一眼答案后,卻很遺憾的表示虞子啟算錯了,別說虞子啟對此大感驚愕,就連魏天子、雍王弘譽、藺玉陽三人,亦是不敢相信地睜大了眼睛。 中書左丞虞子啟都算錯,誰敢想象? 而第三題,則在前兩題的基礎上再次增加難度。 「有甲乙丙三人結伴出游,半夜入住一間客棧,各自交了十枚銅錢分別要了一間客房,共三十枚錢。店主在收錢后,尋思這三人是夜半來投店,遂決定減免五錢,叫店伙計將錢送還給那三名客人。不曾想,店伙計自己私藏了兩枚錢,僅將其余三枚錢交還給甲乙丙三人。換而言之,甲乙丙三人分別支付了九枚銅錢,三九二七,再加上店伙計私藏的兩枚銅錢,合計二十九枚,問:那一枚錢哪去了?」 第(1/3)頁